中宏网大湾区8月9日电(记者 肖柏青)近日,谭女士将一面印着“湾区一家亲,服务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港澳前缘社”白石社区港澳居民服务点,这面锦旗承载着港澳居民对社区服务港澳同胞工作的认可与信赖,书写着白石社区服务港澳居民的温暖篇章。
香港籍居民鲍安的亲属谭女士送锦旗
谭女士介绍,她是居住在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白石社区香港籍独居老人鲍安叔的亲属,2007年鲍安叔退休后因思乡情切,回到内地养老并独自定居在白石社区。社区党委得知其独居情况后,经常探访慰问,了解其相关需求,指引他到长者饭堂就餐和参加社区活动,又定期组织“以老扶老”志愿团队上门帮助他打扫、维修、聊天解闷等,多年来风雨无阻。今年7月,90多岁的鲍安叔因病逝世,谭女士代为办理殡葬事宜,社区港澳居民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又协助其与殡仪馆沟通,最终顺利处理好相关事宜,免去了谭女士两地多次奔跑的苦恼。谭女士说:“锦旗虽轻,情谊尤重。感谢社区多年来的对鲍安叔亲人般的关照和帮助,真的让我们感觉很温暖。”
社区组织志愿者上门探望生前的鲍安叔
据《香洲村落》记载,鲍安叔自2007年以来多次向珠海市档案馆、珠海市博物馆等捐赠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资料共计1459件。鲍安叔的故事正是“粤港澳一家亲”的生动写照,是粤港澳共融下的一湾江水。
像鲍安叔和社区这样双向奔赴的温暖故事在白石社区还有很多。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南半部的白石社区,毗邻拱北口岸,辖区内居住的港澳居民较多。近年来,为加强党建引领促进湾区共融,在前山街道党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该社区党委多措并举积极增进湾区群众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福祉,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暖心卡凝深情” 服务能量蕴其中
“港澳前缘社”白石社区港澳居民综合服务点充分发挥服务港澳居民的“前沿阵地”作用,设计并为港澳居民广泛发放了精美、温馨、实用的“暖心服务卡”,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政策咨询、出租屋登记、社保医保业务办理、就业创业支持等10大服务项目,可谓是“小小身子,大大能量”。同时,港澳居民服务点还提供专窗、专员、专线(“三专”服务)精准服务港澳同胞。居住在银石雅园的澳门居民王叔前段时间在珠海三甲医院做了一场手术,手术十分成功,花费节省了近六万元,正是因为此前在社区的港澳居民服务点获得的“三专”服务,了解到了相关政策,并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成功办理了珠海的社保,让其享受到了珠海的惠民政策。
暖心服务卡
港澳前缘社服务事项
“聚合力促共治” 港澳力量展新篇
为持续发动更多的港澳同胞积极参加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和志愿服务,不断提高港澳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社区共治善治。2024年6月,该社区组建“港澳和事佬”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的主要成员均为港澳籍居民,是联系辖区内港澳同胞的重要载体。在社区党委的支持指导下,“港澳和事佬”组织港澳居民开展了各类普法行动,为辖区的港澳居民介绍内地交通法规、医疗急救、置业买房、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日常,“港澳和事佬”积极参与民主议事协商,比如:与时俱进修订《粤港澳社区居民公约》及《公约奖惩机制实施办法》,在南油花园楼道改造和银石雅园物业小区停车方案等社区事务中,其充分发挥作用,助推南油花园楼道由原来的“脏乱差”变成现在的“净亮美”。另外,该社区党委还积极发动“港澳和事佬”加入“安平结”红色平安护卫队,共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红色平安护卫队有三分之一为港澳籍居民。
“港澳和事佬”组织普法活动及参与居民公约修订
“安平结”红色平安护卫队日常巡逻
“党民心共融合” 邻里和谐谱新曲
为构建港珠澳居民和谐的邻里关系,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日常,服务点还积极组织港澳居民积极参与节日慰问、端午节包粽子、非洲鼓教学、健康理疗、口腔健康知识科普、“粤港澳青少年手拉手”等各类活动,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居民的凝聚力。
“我们长期在珠海生活居住,有许多亲戚朋友也常常往返内地与澳门,内地相关政策的普及、便民服务、有趣的活动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湾区共融的魅力。”澳门居民陈女士动情地说道。
港澳居民参加各类社区活动
位于珠海市香洲区西南部的前山街道,因便利的交通和成熟的生活配套,成为港澳同胞定居和回内地消费的热门选择,其辖内的白石、金钟、兰埔、岱山、福石、凤祥社区更是居住了大量的港澳居民,今年6月,前山街道“港澳前缘社”港澳居民综合服务站成立,服务站采用“1+6+N”的服务模式,形成更为广泛的服务港澳人士的支持网络,是前山街道在促进湾区共融工作中的重要举措。前山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湾区共融、服务港澳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社区作为最小的细胞单元,将依托各类港澳居民服务点在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共融、文化交流共融的进程中,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力求为港澳同胞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