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公布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津南区成为首批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之一。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有利于促进教育与产业要素集聚融合互补,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津南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是京津“大双城记”和津城滨城“小双城记”的重要节点,行政区划面积3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2.8万。坐落在津南区的海河教育园区,入驻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院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两院院士29名,在校师生近15万人,园区院校主持合作共建海外“鲁班工坊”13个,经过十余年积累和发展,形成职业教育“中-高-本-硕-博”人才培养立交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津南区重点发挥海河教育园区人才及科教资源优势,进行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企业命题院校揭榜师生解题融合创新赛事打造、产教联盟为抓手的校企对接平台搭建的探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效。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完善产教融合工作推进机制
制定印发《津南区推进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核心区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津南发展定位,明确打造产教融合型标杆行业和龙头企业、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打造海河教育园产教融合升级版等重点任务,分领域做好组织推动。以《津南区产业引育若干政策》为引领,全面实施《津南区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津南区“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方案(试行)》《津南区促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津南区关于加快引育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十条措施》等系列政策,支持校企地合作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创新发展水平。
揭榜挂帅对接会
(二)畅通产教融合资源整合渠道
密切与海河教育园区院校沟通联系。以海河教育园区为主阵地,与园区院校实行“院校联络官”机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密切对接,推进鸿远电气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专业课程+顶岗实习”合作,推进天津职业大学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邀请南开大学专家团队开展《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深化校企地合作,一端链接企业、一端拥抱院校,合作绘制“地区主导产业图谱”“院校科研地图”“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图谱”3张图谱,发布就业机会清单、企业能力清单、应用场景清单3张清单,助力校企合作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
海河大讲堂
完善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服务保障。与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等合作,共建津南分中心和海河教育园区分平台。开通海河教育园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预审通道,服务院校科技成果转让转化。发挥津南海河宽带智汇产业基金作用,完成顺为资本等12支子基金和G7汇通天下等优质项目投资,成立智选创投基金,投资落地凯尔测控等一批具有天南大等高校科研院所背景的创新创业项目,引入北洋海棠二期基金、尚势创业投资基金,联合银行、财险机构等开发“揭榜贷”“揭榜险”“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产品,赋能产教融合优质项目发展壮大。
发挥高端智库引领作用。加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产教科融合工作委员会;支持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以海河教育园区工业检测产教融合联盟为基础,成立全国智能感知与能源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加入全国智慧社区养老产教融合共同体;组织开展第二批市域产教联合体申报工作,提交申报天津津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精密仪器产教联合体、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会展产教联合体、天津八里台工业园区先进制造产教联合体,聚合教育资源,搭建校企互动平台,发挥高端智库引领带动作用。
(三)促进展教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加速推进优质载体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规划用地3707公顷,致力利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优势科教及人才资源,高水平打造科教融合示范区、成果转化引领区、总部研发聚集区,5月18日开园以来引进创新企业205家。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天开智慧小镇,完善办公、人才公寓、商业等配套设施,一期部分办公区域年底前具备使用条件,同步推进产业招商导入。建成天津市级创新载体19个,高标准运营海教园大学科技园、南开大学科技园、天津大学科技园、海棠众创大街等优质承载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以科技产业为导向,累计引进师生校友项目和科技型企业1000余家,累计吸纳海河教育园区毕业生就业600余人。
天大无人驾驶汽车
持续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依托海河教育园区职业院校聚集优势,成立新能源、工业检测、文化创意、机电一体化等10个产教融合联盟,发挥联盟在支持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校企合作开发和协同育人。建立覆盖天津市会展专业院校20所、会展服务公司9个的展教融合人才创新联盟,对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利用大型展会机遇,开展教学实践及师资交流,促进校企合作,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通过产教融合联盟,组织举办2023京津冀大学生会展策划大赛、“智能产线安装与调试”鲁班工坊国际邀请赛、“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无损检测技术赛项等各类大型赛事活动,吸引国内外高校师生参赛,促进院校间与产业端增强横向交流,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扩大海河教育园区品牌影响力。
“智能产线安装与调试”鲁班工坊国际邀请赛
营造品牌赛事创新创业生态。成功举办五届产教融合、技能创业、乡村振兴等领域创新创业大赛,围绕“创新竞进·创业未来”“企业命题、院校揭榜、融合创新”等主题,通过以赛促创、以赛促融,推动知识成果转化、创新资源互融互通。海尔、荣程钢铁、通用电气、中天未来等知名企业参与命题,40余所院校、个人等报名解题,通过大赛成功促成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鸿远电气、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海尔等校企合作,更好地赋能校企地融合发展。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校企紧握手”科技成果发布会、“匠心·创新”产教融合论坛、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专题培训班、天津-香港科技创新合作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提升产教融合品牌影响力。
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
(四)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在天津市率先推行“揭榜挂帅”,连续两年面向全国公开发布津南区“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重大需求,2022年20项,2023年18项,从技术供需双侧征榜,创新引入技术经纪人机制,搭建资智对接平台,提供科技金融服务,在全区形成鼓励科技创新、推动技术对接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浓厚氛围。凯尔测控、德科智控等4家企业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新设为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单位,2023年通过“揭榜挂帅”机制促成企业技术需求合作项目6项。组织开展海河教育园区产业创新中心认定,认定华海清科、荣程钢铁、易华录、海尔等10家津南区企业与国内院校共建单位为海河教育园区产业创新中心,联合国内院校、科研院所等优质创新资源,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五)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
深化“引企入教”改革。联合中国(天津)公共技能实训中心及海河教育园区职业院校,打造专业技能人才培养重点项目“工匠涵养创新工程”,聘任国家级技能大师授课,小班化、项目化的开展知识与实操并举的针对性教学,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经多年磨砺,“工匠涵养班”成为天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品牌项目,毕业生被天津大运载火箭基地、中海油等知名企业录用。联合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荣程钢铁等,在“机”“电”大类专业方向,实验建立本科层次“工程师涵养班”,倾力打造一批具备现代化职业素养、紧贴产业需求的“现场工程师”。打造“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中关百知创业空间”,校企共推课程建设、实习实践、创新创业,成功孵化智慧校园建设等一批项目团队。
工匠涵养班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双百”行动,2023年以来,为企业及群众提供200个公益技能培训课程、3万个免费账号,实现“随时学、闲时学、用时学、马上学”。推进“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工作重点联系城市”建设,新增互联网营销师等7个新业态社会评价职业工种,为天津市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院校授牌培训基地,推动技能提升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发挥津南区技工教育联盟聚合作用,推进中铁十八局技工学校等5所院校共建专业特色、共育师资力量,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荣程集团与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共建天津金属材料与质量管理工程产业学院,开展校企特色课程,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定岗”。
(六)打造产教融合标杆企业
积极推进企业与院校开展对接合作。深化校企对接,组织实效突出的企业申报天津市产教融合型企业,62家企业成功入选。如:鸿远电气与轻工学院合作,实行“共建专业+实训基地+人才代培”,培养百余名“电管医生”;海尔与天津市20余家大中专院校合作,累计为2000余名学生提供就业或实习机会;荣程集团发挥企业大学作用,开展冶金、机电一体化等专业人才培养;博诺智能机器人公司依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院,联合共建天津市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企业重点实验室,攻克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基于云计算的高端数控机床智能监测与运维等多项“卡脖子”重大技术难题。
学生到博诺智创机器人公司实习实训
强化产教融合项目引育。发挥海河教育园区人才、智力、科技创新资源聚集优势,引进产教融合功能型项目,如:从事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开发业务的允为科技,从事人工智能数据研发的可锐思科技,以精密表面测量技术及仪器化为切入点开发高端表面测量与分析仪器的富瑞思,从事智能机器人开发研究的铭天智能等。持续做好企业服务,推动三代光学、功匠双碳研究院、中航腾云等项目加速实施;推动海河教育园区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建的智能公交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在2023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上取得三连金奖佳绩。
三、经验总结
津南区深化推进产教融合,主要是在“要素保障、机制运行、主体推进”三方面打好“协同牌”。
(一)以政策及要素保障为牵引,营造利于产教融合的良好生态
产教融合离不开政府统筹推进。津南区整合全区力量,实行“兵团作战”模式,在“揭榜挂帅”、产业创新中心等政策有效调动企业及院校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天开智慧小镇、大学科技园等载体,高水准完善企业落地、基金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要素保障链条,高水平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校企对接会等特色活动,“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深化企业及项目走访帮扶,为产教融合、校企深化对接提供优质土壤。
(二)以海河教育园区为主阵地,建立推进产教融合的常态化机制
产教融合需要强有力的机制保障。津南区立足海河教育园区人才及科教资源聚集优势,建立“企业—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院校”三方长效互动机制,逐校明确“院校联络官”,及时传达发布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方面的核心诉求和院校在教育改革、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成果,畅通对接渠道,扎实推进校企合作走深走实。同时,发挥产教融合联盟及会展经济平台等资源聚合作用,多路径推进院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
(三)以重点企业为示范,调动区内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企业是产教融合的主体。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依赖龙头企业的头雁引领。津南区在做好重点产教融合型企业对接服务的同时,深度梳理《津南区与高校院所具有实质性联系的企业名单》,区分在职高校人员全资或参股创办、产学研合作、院校校友创办企业等不同参与形式,深度跟进对接,并通过培训、座谈会等方式,大力宣传推广鸿远电气、德科汽车等校企合作经验及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形成示范引领,营造全社会鼓励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图文 津南区发展改革委)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