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申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以来,常州在省发改委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充分发挥科教人才和产业厚实的双重优势,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大行动,全面深入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高水平职业教育再上台阶。全力打造苏锡常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进一步锻造和放大常州职业教育特色。出台苏锡常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常州行动方案,配套出台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系列文件16个。设立3500万元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对建设人才培养贯通项目、高职院校结对融合中职院校和中职教师提升服务产业能力等方面给与经费奖励,对获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一流本科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等予以经费支持,着力提升在常州的院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市建有常州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和常工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国家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5个、省校企合作集成平台6个。全市中职学校建成省现代化专业群29个,高职院校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学校开设专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吻合度达86%以上,专业设置基本覆盖常州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岗位需求。职业院校100%牵头组建职教集团,工业机器人、检验检测认证职教集团入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江苏理工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常州市建成省内唯一在职业教育上形成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金字塔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城市。2019年、2021年常州市两度荣获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设区市。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对口就业率在86%以上。
二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实施“技能龙城”工程,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在省内率先出台《常州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和《常州市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强化考核引导,将技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纳入到对辖市区和技工院校考核中大力推进,突出社会职业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大师校园工作站等量化指标,促进技工院校提升产教融合水平。目前,常州市高技能人才达36.64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达1299人,连续第七年位居全省第一;“大国工匠”“江苏工匠”数量居全省首位。常州技师学院宋彪获阿尔伯特奖,成为获此大奖的“中国第一人”。
三是产教融合平台载体亮点纷呈。一是实训基地支撑更加有力。一年多来,常州市坚持“市场导向、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加快实训基地重点项目建设和提档升级,建立了产教融合重点项目库,入库项目40个,总投资超50亿元。其中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等20个项目已建成投用,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二期项目已竣工,新增实训基地面积30万平方米。常州科教城完成现代工业中心三年提升行动,政府、学校、企业按照1:1:1的方式装备投入2.3亿元,新改建智能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10个实训基地80个实训区,莱茵科斯特中德智能制造双跨培训中心、博世力士乐现代液压技术中心等一批产教融合平台共建完成投入使用,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综合产教融合共享实训基地焕新面世,可提供实训专业数近100个,年均完成学生实训和社会培训6万多人次。截至目前常州市共有市级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2家,省级专项实训基地25家,省级校企合作实训中心12家,各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800余个,已形成了体现常州市产业特色的公共实训基地体系。二是产教融合联盟平台日益壮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常州市优势特色产业,积极组建由政府、园区、龙头企业、高校等不同类型主体构成的产教融合联盟,目前已实体化运作市级产教融合联盟5个,分别是跨境电商产教联盟、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一院一镇2.0”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工业互联网产教创新联盟、文旅休闲产教融合创新联盟,已服务企业1500多家,开展培训1万余人次,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转化成果突出。常工院“一院一镇2.0”产学研创新联盟每年技术成果转让100余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联盟已取得省科学技术奖两项(二、三等奖)、省市科研项目立项17项、授权专利75项。建成省内首家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技能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江苏(武进)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目前已与省技能鉴定中心等多家单位进行职业技术资源开发合作。三是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蓬勃发展。建立了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库,目前入库企业200多家家。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29家,总数列全省第二。积极落实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税费政策,截至目前,常州市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共计抵免税费710.4万元。
四是多元投入共建共享格局初具规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产教融合,在市级权限范围内,最大限度鼓励和支持不同的产教融合模式发展,多主体投入、多模式共建共享、多层次合作发展格局日益显现。目前,常州市已形成了企业自建的具有实训功能的生产车间、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职教园区建设院校共享型实训基地、央企建设行业共享型实训基地、政府主导建设的社会共享型实训基地等多种产教融合模式。天正工业技工学校、殷村职教产业园等企业投建为主、地方政府配套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主体快速发展,展现蓬勃活力。如省内首家混合所有制技工院校天正工业技工学校依托工业互联网骨干企业天正工业,在全国首创了“鲁班在线—技工教育数字化实训平台”,目前已通过线上课程年培训18万人次,年承接企业订单班4个左右、年培训人员超过1000人。
五是产业转型发展成效明显。近两年来,常州市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加快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入融合,为常州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提供了有力支撑。常州市“五新三高两智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今年1-11月,常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产业链实现规上产值5494.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6%,占比比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比2018年底提升3.6个百分点。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常州市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示范基地被评为国家五星级示范基地,科教城获批国家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常州市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上排名提升至第16位。
下一步,常州市将扎实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常州市国际智造名城提供有力支撑,为其他地区产教融合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
一是强化整体设计。完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责任和重点工作推进清单。强化问题导向和攻坚意识,针对梳理出的问题清单,研究解决路径和办法,推动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纵深发展。强化组织推进,将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专班,进一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定期督查推进。
二是优化科教资源布局。在已形成常州科教城、殷村职教园、高新区职教基地、东部职教联盟的职业教育四个产教融合集聚区基础上,结合常州市“532”发展战略和“两湖”创新区建设,启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新一轮资源布局,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创新园区集聚,重点以科教城为核心,沿沪宁南线创新走廊、常杭创新走廊创新中轴布局高校资源、职教资源,将教育轴和科创产业轴结合起来,建设产教融合核心带,打造常州产教融合2.0版。
三是提升产教协同育人质量。深化苏锡常职教高地建设和“技能龙城”建设。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入力度,强化企业参与力度,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推广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1+X”证书制度体系,全面推进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完善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办法,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改革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晋升和评价机制,将企业生产项目实践经历、业绩成果等纳入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四是着力提升载体运营质效。发挥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提升工程示范作用,加快推进已建成实训基地、孵化基地在具有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设备设施上的提档升级,引导企业、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和个人向职业学校进行设备捐赠的,其捐赠支出按照规定予以税前扣除。提升实训基地开放性、共享性程度,鼓励各类职业院校深化与周边企业对接,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辐射力和支撑性的公共实训基地。
五是强化产教融合联盟平台作用。试点推广由政府、院校、园区(镇)、骨干企业等不同类型主体构成的产教融合联盟,发挥地方主体责任,各类开发区、园区(镇)为主体,搭建政府+各类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的1+N产教融合联盟平台,各板块、开发区、产业园区至少与1所院校对口合作开展产教融合工作。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鼓励由行业领军企业主导,围绕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探索构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产学研用创新联盟。
六是强化服务赋能产教融合企业。积极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在落实现有产教融合试点企业各项支持政策基础上,对于省、市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的项目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可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在政府投资补助、项目贴息、项目审批、项目核准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在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奖励申报、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中,同等条件优先考虑。建立省、市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朋友圈”,建立专人专项跟踪服务机制,对试点企业在政策、合作需求对接等方面提供精准对接“圈层”服务。
七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多元投入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探索学校为主、企业为主、混合所有等不同模式的产教融合模式,重点推进常工院亚琛学院等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中车大学、天正工业技术学院、殷村职教产业园建设。
八是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成效评估制度。积极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探索建立对学校、政府、产教融合型企业不同维度的评价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价结果。强化监测评价结果运用,将产教融合绩效作为高职院校、政府部门、企业绩效评价、投入引导、表彰激励的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典型案例
案例1:
区域综合性产教融合型共享实训基地——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
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是由地方政府和学校、企业共同建设的区域综合性产教融合型共享实训基地,集实训教学、社会培训、考证竞赛、技术服务、真实生产于一体。
工业中心遵循“内外开放,资源共享”的理念,按照“共建、共有、共管、共享”的建设运行思路和“理事会—管理中心—项目管理团队”的三级管理体制,通过“政府专项、学校共筹、企业投入、自我造血”的经费筹措方式。
从2019年开始,工业中心启动了“新建改造提升”三年计划。政府、学校、企业按照1:1:1的方式装备投入2.3亿元,新建、改造、提升智能制造、网络互联与信息安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等10个实训基地80个实训区,莱茵科斯特中德智能制造双跨培训中心、北京精雕精密加工技术中心、费斯托现代气动技术中心、博世力士乐现代液压技术中心等一批产教融合平台共建完成并投入使用,为100多个专业提供实训培训,覆盖园区高职院校专业总数的70%,每年接受学生实训4.3万人次(每人次实训时长2-7周),接受社会培训1.7万人次;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考级考证和产学研合作等各类综合性服务。工业中心为全国区域综合性产教融合型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运行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国内29个省市1150批次、国外52批次教育代表团前来参观学习;经验被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湖南洙州职教园区、云南安宁职教园区和上海、湖南、广西、宁夏、甘肃等20多地借鉴和应用。
案例2:
常州工学院“一院一镇2.0”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
由常州工学院和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发起,从2018年联盟运行以来,常州工学院各学院始终保持至少与1个本市区的乡镇(街道)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与10家左右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全面服务支撑其对接区域和企业的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园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治理、产品研发、转型发展、技术升级等,构建深度融合、互惠互利的合作体系。到目前,学校已组建97个产教融合团队,与39个镇(街道)、6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项目,每年技术成果转让100余项、技术服务800余次、技术咨询1500余次、培训员工300余场次。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8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9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9个,技术研发中心2个,创新创业教育联合实践基地1个,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电机产业学院、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新传媒创意产业学院等4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江苏省2020年首批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电机产业学院为2021年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牵头获批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1个,牵头获批常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牵头建设了“空天信息应用产学研创新联盟”等产业技术联盟6个,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建立技术转移分中心3个。发表高水平论文150篇,申请专利突破500件,其中发明专利400件、国际PCT专利10件、授权发明专利100件、转让转化专利48件。
案例3:
常州市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
联盟依托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由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于2019年10月成立。联盟目前主要工作举措:一是服务轨道交通产业。组织专家和团队开展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技术的咨询和服务;推进联盟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二是形成协同创新机制。牵头、组织与企业联合实施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联合承担各级纵向项目,争取公共财政经费扶持。三是共建产学研政平台。组建混编科研团队,人才互聘,智力共享,共建技术研发机构;共建轨道交通学院,联合开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成立技术转移中心,推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在联盟内企业转化;为各级政府推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案例支撑和专题研究。
目前取得的成效为依托联盟企业获得两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及五项江苏省轻工协会科学技术奖;孙斐教授团队与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的“小型挖掘机用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先进制造与重大装备)”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吴志强教授团队与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常州大学、常州市荣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申报的“具有感知智能的工业混联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先进制造与重大装备)”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依托联盟企业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8项、市级科研项目立项9项、获授权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