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安徽省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池州经开区”)正以“信用赋能、减负纾困、创新驱动”为发展主线,通过政府积极作为,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民营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最新统计显示,园区内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已达22.5亿元,同比增长35%;“信用+担保”类金融产品累计投放额超15亿元,惠及企业260余家。
为精准支持优质民营企业,池州经开区在全省率先组建了总规模达64亿元的“1+N”产业引导基金矩阵。该基金将企业信用评级、知识产权、环保能耗等关键数据纳入投资决策模型,实现“让资本追着信用跑”。目前,基金已投资20个项目,其中96%集中于半导体领域,且全部投向信用等级A级以上的民营企业,平均撬动社会资本杠杆达4.6倍,有效发挥了基金“活水”的滴灌作用。
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园区依托大数据中心上线了“信用金融产品超市”,集成“起步贷”“专利贷”“人才团队信用贷”等12款无需抵押、纯信用类金融产品。企业只需在线授权查询公共信用报告,系统即可自动匹配最优融资方案,最快可实现30分钟到账。今年一季度,通过“信用+担保”模式发放贷款8.7亿元,同时为企业节约了超过1500万元的担保费和利息支出。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池州经开区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实施跨部门的“信用风险分类+联合抽查”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实施“无事不扰”,而对风险较高的企业则保持“利剑高悬”。改革实施后,园区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60%,预计全年可减少入企检查500场次。此外,对19家轻微违法且及时整改的企业依法实施了免罚或轻罚,减免金额超过300万元,体现了监管的刚性与温度并重。
为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池州经开区实施了“雏鹰—瞪羚—独角兽”梯度培育计划,并将企业信用记录作为入库核心指标。截至目前,已有8家民营企业入选省级上市后备库,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覆盖率提升至70%,科技型企业融资额同比增长15%。
下一步,池州经开区将继续深化“信用园区”建设,迭代升级“信用+”应用场景,力争全年新增民营市场主体2000户以上,致力于以坚实的信用基础夯实产业之城,为池州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