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为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诚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天津市武清区以“信用交通区”创建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与行业监管深度融合,积极构建诚信交通“新环境”。
天津市武清区聚焦交通运输领域高频失信企业治理,创新实施“管行为”与“管信用”双驱监管模式,通过“建机制、强应用、优服务”三大举措,推动交通信用建设从“制度落地”向“实效惠民”稳步迈进,并成功创建“信用交通区”,为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发展注入信用动能。
建章立制:筑牢信用交通“基础桩”
武清区交通运输部门与信用管理部门联合制定《武清区“信用交通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统一实施人员账户管理与责任清单制度。依托天津市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武清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信息全面归集、动态更新与阳光公开。
分类施策:打造领域应用“示范窗”
在信用应用实践中,武清区坚持分类施策,精准破解行业痛点。
——推进信用评价与监管融合。全面实施道路运输等重点领域信用评价工作,创新建立“信用+执法”协作机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根据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和违法失信记录,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做到“守信者少扰、失信者严管”。
——优化信用修复服务流程。针对交通运输企业信用修复流程繁、跑腿多问题,依托“运证通”App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实行自动核验,精简申请材料。同时推出“书函同达”预提醒服务,并设立信用窗口“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全程帮办指导,切实增强企业信用意识,助力高频失信企业快速完成信用修复。
——拓展信用承诺应用场景。聚焦道路客运、危货运输领域挂靠经营治理难点,精准运用信用承诺制度,开展专项整治。引导19家“两客一危”企业主动作出信用承诺,并将16家企业列入白名单,逐步构建起“车辆产权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监管措施严格、经营行为规范”的道路运输市场新格局。
惠民便企:释放信用建设“红利包”
武清区推动信用建设成果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和市民。在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道路运输两大重点领域,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同时积极引导诚信企业参与“信用修车”激励场景创建,为守信市民提供免费车况检查、维修保养折扣等专属优惠服务,搭建起以信用为纽带的供需对接桥梁,让守信主体实实在在享受到信用建设带来的“红利”。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