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
韩鹏飞)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2025年服贸会”)召开在即,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其跨境流动便利化程度成为衡量我国数字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参考。9月5日,记者走进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北京商务中心区(简称“北京CBD”),采访北京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北京CBD服务站)合规专家房文帅,解码北京在数据跨境流动综合配套改革中的机制创新与实践成果。
“北京市一直在逐步推动数据跨境政策便利化,2024年是关键节点。”房文帅介绍,2024年北京不仅推出首批数据跨境负面清单相关政策文件,还同步设立北京数据跨境服务中心,首批布局4个数据跨境服务站,“咱们朝阳区的北京CBD服务站就是其中之一,核心功能就是帮企业解决数据跨境的‘急难愁盼’——不管是政策咨询、数据合规判断,不管是申报材料梳理,还是企业有需求都能来这儿找答案。”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服务更贴合企业需求,北京CBD服务站搭建了“线上+线下”双服务窗口。线下有专职人员驻点接待,线上则开通电话响应通道,企业可通过多种渠道咨询数据出境申报流程、合规要求等问题,避免企业因信息不对称而多跑路、跑空路。自2024年运营至今,该服务站已累计重点跟踪咨询企业50余家,涵盖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机构、人工智能、汽车制造、银行、再保险等多个数字经济重点领域,精准匹配不同行业的个性化数据跨境需求。
“对企业来说,数据跨境路径选对了,能省不少事。”房文帅分享了两个典型案例:医药企业赛诺菲在服务站指导下,完成从“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到“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的路径转变;全国首个使用负面清单合规出境的人工智能企业则从原本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转为通过自贸区“安全有序自由流动”。这两次路径优化,正是北京数据跨境2.0版方案的生动实践——2025年3月,北京市网信办推出数据跨境2.0版方案,明确“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的“三压减”专项行动,而CBD服务站已率先将这一政策落地。
“现在‘三压减’的效果明显,各项成本和流程耗时基本缩减到原来的1/3,达到了预期目标。”房文帅以审批流程举例,整体申报流程简化,如今依托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政策,在自贸区审批阶段仅需5个工作日就能完成,“相当于把‘长途跋涉’变成了‘家门口办事’,企业的获得感特别强。”
谈及数据跨境的合规路径,房文帅解释,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我国已形成三条数据出境路径:一是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适用于重要数据及特定规模个人信息(如10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1万人以上敏感个人信息);二是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企业只需通过省级网信部门备案即可;三是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完成认证后可实现数据合规出境。而2024年出台的《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下称“新规”),进一步为自贸区释放政策红利。
“新规第六条明确,自贸区可以先行先试数据跨境便利化措施,北京的负面清单就是具体落地。”房文帅说,负面清单一方面细化了重要数据的界定标准,让企业更清楚“哪些数据需要特殊管理”;另一方面调整了个人信息出境评估备案的量级门槛——如从原来的100万人以上提升至500万人以上,“这意味着更多企业的常规个人信息出境,不用再走复杂的评估流程,能直接实现安全有序自由流动,整个行业的效率都提上来了。”
除了点对点的咨询服务,北京CBD服务站还通过“专场宣讲”帮企业吃透政策。截至目前,已举办“数据跨境便利化政策解读”“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两场活动;2025年下半年,还将面向汽车、人工智能、医药、金融、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再办两场专题宣讲,“就是要让更多企业知道政策、会用政策,避免因合规问题耽误业务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北京CBD服务站位于朝阳自贸区内,但其服务范围并不局限于北京。“不管是外地企业还是北京企业,只要有数据跨境需求,都能来咨询、找我们协助申报。”房文帅介绍,北京首批设立的4个数据跨境服务站(北京CBD服务站、中关村科学城服务站、大兴临空经济区服务站、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站)功能一致,共同构成“覆盖全市、辐射全国”的服务网络,“不管企业在哪个区域,都能享受到统一标准、专业高效的服务。”
随着2025年服贸会的脚步临近,北京在数据跨境流动领域的改革成果,不仅为参会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更彰显了我国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决心。“未来我们会继续落实好2.0改革方案,把‘三压减’做得更实,让数据跨境的‘高速路’更通畅。”房文帅说,服务站将持续聚焦企业需求,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