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节点,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下称“科右前旗”)以“重大项目谋划行动”为区域发展“先手棋”,通过“三张清单”构建“谋得准、转得快、推得实”的项目全生命周期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项目从“规划图”变为“实景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积蓄强劲新动能。
产业升级:做强农畜产品稳根基
产业发展领域,兴安盟德康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正加速推进。作为重点招商项目,其年屠宰生猪100万头、熟食加工3万吨的规模,将推动生猪养殖屠宰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施工现场,承台柱体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作火热进行,项目落地后将提高科右前旗肉类产品商品率和外销率,助力自治区“五大任务”落实,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保障粮食安全主动权提供有力支撑。
新能源发力:打造产业集群新引擎
在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应运而生,它承载着能源变革与产业升级的重任,致力于打造一条高效、清洁、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产业链。风电部分规划总容量为风电50万千瓦及220千伏升压站1座。制氢部分规划新建制氢规模为56000标方/小时的制氢站,利用风电电解水制氢。从能源结构优化角度看,项目每年可实现发电量约16.90亿kWh,大量风电接入电网,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助力当地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契合“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产业发展层面,项目延伸能源产业链条,以风电为基础,拓展至制氢、制氨等领域。绿氢作为新兴能源载体,具有清洁、高效等优势,其产业化发展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技术研发等产业集聚,促进地方产业多元化、高端化发展,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光伏帮扶:照亮乡村振兴致富路
清洁能源领域,科右前旗4.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帮扶电站项目成效显著。总规模42.73MWP、总投资1.47亿元的电站已建成并网,预计年发电量7200万度,产生收益2185万元。项目产权归属94个嘎查村,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保障1766户易返贫致贫户收益,成功实践“绿电+扶贫+生态”模式,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农业转型: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科右前旗自2019年起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14个苏木乡镇。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同时强化机械化与科技应用,探索长效管护举措,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这一实践既是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
低空经济:开辟区域发展新空间
科右前旗通用机场项目的落户,填补了当地低空交通的空白。该项目计划2025年底建成通航,不仅实现兴安盟通用机场全覆盖,更推动“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等多元场景发展。项目将吸引无人机研发、航空培训等配套产业集聚,形成“机场+产业”格局;同时作为兴安盟低空交通网络关键节点,将与周边城市联动构建短途运输网络,成为区域经济转型“新增长极”。
统筹推进:夯实高质量发展底盘
2025年,科右前旗共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94个,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28亿元,同比增长13%。计划实施37个盟级重大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复工,正在有序建设。其中新建项目24个,数量远超13个续建项目;社会资本投资项目24个,是政府投资项目的近两倍,市场活力充分激发,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并结合能源等7个领域、30个方向科学制定项目谋划任务目标,目前已阶段性谋划118个储备项目,为全旗经济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路径。
风鹏正举,百舸争流。一系列项目的加速落地,彰显了科右前旗立足资源禀赋、抢抓发展机遇的决心。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重大项目正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积蓄发展动能的核心引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