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一家主营建筑材料销售的商砼有限公司曾因流动资金短缺而陷入发展困境。但通过注册云南省“融信服”平台并提交融资需求,银行迅速对接,仅用10多天就完成了900万元贷款发放。“效率比之前快了不少,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公司负责人感慨道。这家企业的经历,正是云南省以数字化手段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云南通过建设省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融信服),打通数据壁垒、创新服务模式,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走出一条营商环境优化的进阶之路。
云南作为经济后发省份,中小微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为破解这一难题,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局)、云南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共同牵头,创新打造“数据+政策+金融”服务模式的融信服平台。该平台归集税务、市场监管、社保等40余个部门的公共数据,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进行数字信用“画像”,精准评估经营风险,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壁垒。
自2023年3月上线以来,平台累计入驻银行网点4343个,注册企业超120万户,银行贷款产品增至993个。通过“金融超市”功能,企业可在线比选贷款方案,偏远地区用户也能享受与中心城市同等的服务。截至2024年底,各银行通过平台向企业授信总额达2894.5亿元,较上线初期增长267.5%,惠及经营主体14.6万户次,覆盖批发零售、制造业、农业等多个领域。云南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实现‘能贷、易贷’与‘敢贷、愿贷’的双向奔赴。”
针对云南旅游、鲜花、咖啡等特色产业,融信服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定制化金融产品。例如,“云旅民宿贷”为旅游经营者提供低息贷款,助力行业复苏;“云惠贷”依托工商银行数字普惠产品,累计授信超17亿元,帮助制造企业解决周转难题。某管业公司通过“云惠贷”获得300万元贷款后,负责人直言:“从申请到放款全程线上操作,效率远超传统渠道。”
平台还聚焦乡村振兴,开设“返乡人员创业小额贷款专区”,累计授信9.9亿元;对接林下经济经营主体1500家,授信6.73亿元;上线全流程线上“创业担保贷”,授信规模达118.7亿元。此外,云南在全国率先试点“保险上平台”,推出安全生产责任险等4款产品,通过直联保险公司降低保费费率30%以上,为企业减负增效。
融信服平台的成效,离不开云南数字政府建设的底层支撑。近年来,全省大力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48%,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压减至50个工作日,企业开办实现“当天拿证”。数据的跨层级、跨部门共享,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过去企业申请贷款需提交大量纸质材料,耗时半个月以上。如今系统自动调取数据,审核周期缩短至3天。”某银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真实可信,平台已累计拦截高风险融资申请超2000笔,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与此同时,云南省科技厅、工信厅等部门联动,将惠企政策精准推送至平台企业,例如对中医药创新产品最高给予500万元补助,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随着融信服平台的深化应用,云南正探索更广泛的数字化服务场景。省数据局透露,下一步将引入碳排放、知识产权等新型数据维度,拓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产品;同时推动平台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互联互通,助力“云品出滇”开拓全国市场。
“让数据有价值、让服务有温度”,云南通过数字产业化破解企业成长烦恼的实践,为西部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截至2024年底,云南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00万户,同比增长12.3%,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九成。在数字引擎的驱动下,这片西南边陲正成为创业者的热土、投资者的洼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