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积极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营商环境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改革创新是优化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近年来,重庆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西部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成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全力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
一、坚持高目标引领、高标准推进,推动首批改革事项全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高位推动,压实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召开市委深改委会议专题研究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改革,市政府多次专题部署创新试点工作。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市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市级部门组建400余人的工作专班,各区县对应健全工作机制,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二是强化统筹,完善制度体系。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重庆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对首批改革事项逐项制定实施办法,构建起“1个总体方案+100个专项方案”的制度体系,各部门制定配套政策240余项,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出台《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推出地方“自选动作”200余项,不断破解企业生产经营痛点难点。
三是健全机制,加快推进实施。完善统筹调度、宣传培训、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多措并举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分级分层调度1100余次,推动卡点堵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构建“日常常态化宣传+重要节点专题宣传”的宣传引导机制,定期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重大改革政策,组织宣传活动3900余次,刊发新闻报道1300余篇。紧抓窗口工作人员和中介机构培训,开展各类培训8000余场,参训人员达70万人次,不断提高政策执行运用水平。建立督查台账每月跟踪督办,并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考核和市级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截至目前,100项首批改革事项全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成效,68项经验做法获国家有关部委认可,有关材料获《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简报》专篇刊载12次。
二、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
一是强化和完善招投标领域监管。推行招标文件标准化管理,连续4年开展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全面清理限制或排除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投标的违规行为。建成投用重庆市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实现从招标计划发布到合同签订全流程线上办理,每年为市场主体节约投标成本2亿元。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下,推动6个试点城市间招投标领域CA(数字证书)跨区域兼容互认,市场主体办理一次CA,即可参与13个地方和企业招投标平台投标。
二是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率先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形成“专业机构独立评估、专家团队集体研讨、专门会议审定结果、专函督促限期整改、专项跟踪整改效果、专题报告评估情况”的“六专”模式,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文件占比,从2019年度的16.5%下降到8.4%。
三是深入推进“川渝通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打破政务服务的地域阻隔和行政壁垒,分3批开展311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川渝通办”,涵盖民政、税务、交通、商务等30个行业领域,包括营业执照申办等企业生产经营事项144项、住房公积金提取等个人日常生活事项167项,累计办件量超过1300万件次。联合印发《第一批川渝电子证照亮证互认实施清单》,通过“渝快办”“天府通办”等APP,实现社保卡、机动车驾驶证、道路运输许可证等20类电子证照亮证互认,为企业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三、健全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
一是建立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制度。印发《重庆市全面提升市场准入效能工作推进机制(试行)》,探索制定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设置4个维度27项指标,其中16项通过“渝快办”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依托“信用重庆”网站开设负面清单查询、问题线索征集、企业问卷调查等专栏,引导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着力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对全市41个区县(开发开放平台)和10个准入审批事项较多的市级部门开展综合评估,分区域、分领域、分指标深入剖析诊断,形成评估报告并建立结果运用长效机制,推动市场准入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二是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依托“渝快办”上线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并在手机端推出“E企办”小程序,实现“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办结,从网上提交材料到免费领取执照、印章、发票和税盘最快不到2小时,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将公告时间由45天压减为20天,便利14.3万户未开业或无债权债务企业通过简易注销退出市场。建设企业注销“一网通办”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互认,实现市场监管、税务、社保、海关、商务等5项跨部门业务“同步指引、一网注销”。
三是理顺企业破产审判体制机制。成立西部地区首个破产法庭,加强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有效化解经济领域重大矛盾,累计清理债务2133亿元,盘活资产961亿元,收回债务所需时间被评为全国最佳。建成投用重庆法院破产协同易审平台,通过与市级相关部门及银行的信息协同共享,实现不动产、银行账户等8类破产企业财产信息线上查询,单个案件信息查询耗时从至少4天压减至0.5天。
下一步,重庆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工作安排,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加快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推动全国营商环境建设作出贡献。(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