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晋江经验”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总结“晋江经验”时指出“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在“晋江经验”指引下,泉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秉持“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一线”理念,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专项行动,去年成为福建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标杆指标数全省第一。泉州已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去年实现GDP1.21万亿元、居全国第19位,工业总产值达2.6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市场主体突破140万家,其中民营经济贡献了约七成的税收,八成的GDP,九成的研发投入、城镇就业和企业数,民营经济占比在万亿GDP城市中最高。
一是政策赋能,让民企发展有信心有预期。近几年,抓住企业家、知名乡贤春节期间探亲访友重要机会,把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作为“新春第一会”,邀请企业家坐到主席台响亮“发声”,为发展积极“献策”,提振企业信心、助力企业发展。今年推出支持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开放、绿色发展的“1+1+N”政策包,系统集成114条真招实策,让企业真正得实惠。比如,针对企业增资扩产、项目用地紧张情况,争取到国家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政策,全面启动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进企业“出村入园”、产业上楼发展,去年建成标准化厂房300万平方米,拉动工业投资增长21.6%、固投增长10.3%,均为近年来最高。今年还将建成标准化厂房千万平方米以上。再如,针对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问题,实施“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推动科研投入、高新企业、高端研发平台、高层次人才“四个倍增”,2021年新增高企613家、2022年新增712家,两年新增1325家,较过去之和还多。同时,上线惠企政策直达兑现平台,根据企业以往税收和经营情况,给每家企业算“政策账”,直接送政策、送资金上门,去年兑现惠企资金50亿元。
二是服务优化,让民企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坚持审批流程做“减法”,服务优化做“加法”,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走基层”,在“换位体验”中改进企业群众办事流程,去年以来推动破解行政审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959个,压缩承诺时限3013个工作日。一是极简办。通过减少共性材料、整合办理环节、压缩办理时间等方式,做到审批流程最大限度“精简瘦身”。比如,创新土地、规划、产权、建设、施工“五证同发”,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二是集成办。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整合“一件事”集成套餐548项,基本覆盖重点领域、高频事项。比如,整合水、电、气、网业务,实现供水、供电、供气、供网等公共设施接入“一次联办”。三是就近办。按照“按需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将企业高频事项由行政服务中心下放至社区邻里中心办理,打造1公里惠企便民服务半径。四是网上办。打造“不打烊”的“数字政府”,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比例达85%,“一趟不用跑”比例达92%,实现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
三是政企互动,让干部和民企成为一家人。建立“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边界清单,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干部敢为、企业敢干。一方面,线下全覆盖服务。实施“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活动,对全部1.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商贸重点企业、高新企业,一企一专班服务。常态化开展政企“早午晚餐会”,市领导近距离与企业家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排忧解难。另一方面,线上全闭环纾困。开通综合服务企业专线,实施企业诉求“接、转、办、交”闭环管理,推动企业诉求“立即办、主动办、高效办”。比如,针对企业拓市场需求,去年以来全力推动泉州优品出海,市本级以及13个县(市、区)领导带着企业赴海外开展拓市场外经贸活动,不仅抢得了市场先机,更重要的是提振了企业信心。
接下来,泉州将认真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致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乐园,竭尽全力服务民企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泉州市人民政府)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