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以数字湖北建设为牵引,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服务,探索了一批“小切口”改革,推动了全省营商环境的“大变化”。
一、以数字赋能推动流程再造,让准入更宽松。为有效破解商事登记“准入准营不同步”的问题,切实消除制度性障碍,让企业经营实现“零等待”,湖北省在“一业一证”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通过流程再造实现系统升级,构建起“信用审批、先入后核”的极速审批新模式。开展诚信筛查,将市场主体与国家信用信息平台提供的联合奖惩名单自动对比,通过信用核查对申请人信用状况进行筛选,确定市场主体承诺资格。实施自主承诺,根据市场主体选择的行业事项,动态生成包含许可条件、审批依据的市场准营承诺书,通过调用电子签章,实现“一书承诺、全程网办、承诺即入”。实现承诺即入,根据市场主体实际,凡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按照“一业一证”许可要求承诺即发证,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仅凭书面承诺书即可做到“承诺即准营”。准营后,审批部门在30日内进行现场核验,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制发行业综合许可证。改革后平均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减为1个工作日,申请材料由最多22份减为1份。
二、以信息共享推动多跨协同,让经营更便利。为解决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制约,湖北省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的痛点、难点、堵点,全力构建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协同应用场景,全面提升经营便利度。荆州市积极推进“一网通投”改革,通过本地业务系统与国家电子营业执照库的对接,以电子营业执照替代电子密钥,为投标企业提供跨区域、跨平台身份认证,让注册企业实现在线制作招投标文件、远程电子签章及加解密、从事澄清答疑、提出异议投诉等活动,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企业跨地区参与招投标活动时招投标网上交易电子密钥(CA锁)办理难、费用高的难题。改革实施以来,仅1个月荆州市就实现了全域覆盖,3个月数据调用量即占全国66%,据测算年均可为企业节约电子密钥年费近2000万元。黄石市依托湖北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网,建立了一个汇聚业主、中介和行业主管部门三方主体数据,从采购公告、选取过程到成交结果全程留痕,涵盖惩戒信息、政策文件等数据的“网上中介超市”,有效解决中介服务成果不规范、服务差、服务超时的问题。“中介超市”常态开放,符合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可实时入驻,业主只需线上发布采购公告,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即可报名参选,通过随机选择、竞价两种方式选择中介机构,避免人为操作空间;行业主管部门可通过大数据比对监管、信用年度评级、部门联合监管等方式,对入驻机构采取分级管理,规范服务模式;以大冶市为例,“中介超市”营业以来,正式入驻中介机构171家,录入中介服务事项142个,服务事项成交1000余次,为企业减负约7500万元,单个项目平均可节约时间140天。
三、以系统集成推动审管联动,让监管更高效。为解决行政审批事项划转不规范、审批监管衔接机制不畅、市区两级协同关系不顺等问题,武汉市通过打造审管一体化信息交互平台,以“审管联动”推进“极简审批”,建立起边界明晰、信息共享、监管高效的审管衔接服务新模式。明晰审管边界,坚持“法定依据同源”原则,以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发布的行政许可事项为主体,以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确定的监管事项作为映射对象,清理和锁定审批与监管事项之间的法定对应关系,实现了市区街三级审管事项部分关联。推动系统互联,依托“武汉市智慧城市基础平台”,打通审批和监管业务信息系统,将市区审批部门办件信息精准推送至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任务认领后,将监管信息和结果通过系统自动反馈给审批部门,形成了集受理、审批、推送、监管、反馈全流程一体化的数据互通共享模式。实现审管联办,围绕“审管联动”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制定管理办法和工作细则,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审管联动”运行规则,通过信息化手段加以固化,实现市区街三级审管联动。以“开办幼儿园”为例,纳入审管联动服务专区前,业务涉及审批、教育、住建、消防、市场监管、卫健等6个部门,单独勘验耗时至少2个月,改革后由区审批局发起联合勘验,6个部门与审批局全程联动,验收时间缩减至3个工作日,既实现了极简审批又保证了有效监管。
以数字赋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湖北省将充分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做法,聚焦企业发展全周期,以数字化改革为营商环境建设赋予新动能,努力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贡献更多湖北智慧!(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