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就数字营商建设和营商“微改革”两方面进行经验介绍:
一、擦亮数字营商“名片”
(一)为什么要建设数字营商环境
一是国家有要求。营商环境是有为政府促有效市场的重要载体,优化数字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数字时代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对数字营商环境建设多次提出要求。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数字营商环境”。《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探索开展数字营商环境改革试点”。
二是改革有必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几乎所有政府部门,跨省市县三级,涉企业务办理量大面广。面对市场主体不断涌现的新需求、面临的新问题,靠传统管理方式,各级政府部门很难做到快速、高效、敏捷的响应。
三是浙江有基础。自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数字浙江”战略以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进实施“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等系列改革。在一脉相承的改革历程中,持续深化改革理念和方法论,不断优化数字工具开发运用,各级政府部门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培养了一批熟悉数字化的干部队伍,形成了一批数字化特征鲜明、有复制推广价值的改革创新举措,为开展数字营商环境改革打下扎实基础。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涉企业务“两端”高度集成。2021年以来,浙江省将政府的监管和服务两大职能,分别集成到“浙政钉”和“浙里办”两个移动端平台。通过政务一朵云、“数据高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和政务服务中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较好支撑了应用系统的搭建,推动政府部门在“浙政钉”集中工作,企业在“浙里办”集中办事。
全省工作一体高速推进。近些年涌现出大量省市县一体的多跨集成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涉企政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全省共用共享的营商环境集成应用为例,将数字化手段融入各地各部门推进营商环境重大改革、重大试点和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的全过程。横向打通32个省级部门、21个核心系统,纵向实现省市县三级一体贯通,形成省级引领、市县协同的一体化业务推进模式。
治理效能闭环高效提升。同样以营商环境集成应用为例,通过“浙政钉”治理端和“浙里办”服务端两端数据穿透,进而构建监测-预警-整改-提升的治理闭环,以评促改,推动营商各指标领域的流程再造、制度重塑,让市场主体更公平便捷获得服务,让行政机关更精准有效实施监管。
(三)主要成效
营商环境评价成本大幅降低。调查人员数量、时间、成本和企业填报问卷均下降90%。
营商环境治理效能大幅提升。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跑零次率达95%以上;执法扰企问题数量下降53%。全省惠企政策兑现时间平均提升近70%;以杭州市为例,2022年超过30%惠企政策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实现申报零材料、审批零人工、兑现秒到账。
营商改革成果大量涌现。全省11个市形成实践成果2000多个,形成营商环境“无感监测”规范等省、市级标准规范20多项。
二、唱响营商微改革“品牌”
2022年以来,浙江省突出问题和需求导向,率先实施切口小、频次高、贴地气、带动强、易推广的营商“微改革”,为市场主体减负担、破堵点、解难题。已形成10个领域、近2000个“微改革”案例,其中29个案例获全国推广。
下步,浙江省将落实中央发挥“四敢”精神要求,紧扣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部署,将营商“微改革”作为重大抓手,出台攻坚方案,明确创建导则,持续激发基层创新动力和活力,以“小切口”牵引“大场景”,推动各地好的经验做法“一地创新、全省推广”,由点及面带动全省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进一步打造好营商微改革“品牌”。(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