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 王镜榕)聚焦“接续奋斗、共谱新篇——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由中宏网、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联合举办的中宏论坛第五十九场研讨会18日下午在中央党校圆满召开。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讲师解晋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
解晋在中宏论坛第五十九场研讨会发言。中宏网记者 康书源 摄
以下是解晋的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的重要文章中指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我认为,准确理解“放得活”“管得住”的理论内涵,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性认识。
一、“放得活”“管得住”的对象是各类资本
经济秩序由经营主体的行为构成。“放得活”“管得住”的对象,首先是各类经营主体。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它们属于“资本”这一理论范畴。因此,“放得活”“管得住”的对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类资本。“放得活”“管得住”,就是要“放活”资本、“管住”资本。
二、资本具有二重性
为什么要“放活”、“管住”资本?因为资本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资本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了获利,资本往往通过改进生产技术等手段降低成本,客观上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增殖自身,资本可能采取各种不当手段,导致无序扩张,产生消极作用。
三、资本二重性是“放得活”“管得住”的理论基础
资本具有二重性,构成了“放得活”“管得住”的理论基础。
资本的积极作用是“放得活”的理论依据。要通过“放”,发挥资本在技术进步、深化分工等方面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各类资本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消除不当干预,激发各类资本的竞争活力,支持和引导各类资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资本的消极作用是“管得住”的理论依据。为了获取不当利益,资本勾连权力,导致寻租和腐败;优胜劣汰,导致贫富差距;脱实向虚,导致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此外,资本的消极作用还包括:假冒伪劣、平台垄断、生态破坏等等。“管得住”,就是要通过有为政府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这一重要论断表明,把握“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与“放得活、管得住”,两个要求在理论和逻辑上是内在一致的。
四、如何实现“放得活”“管得住”
“放得活”“管得住”是我们党治理资本的思想凝练。立足这一要求,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一是放权,该给市场的给市场,该给企业的给企业,减少不必要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三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四是高水平对外开放。五是明确资本活动领域,依法严惩扰乱市场秩序等犯罪。
当下,对于民营经济等非公资本,主要是“放活”。真正把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对于国有经济等公有资本,主要是“激活”,就是要激活公有资本的“资本”特性,加快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