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李奕成)在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之际,“中宏论坛——携手高校 中宏观察家面对面(清华篇)”网络直播活动,于3月20日下午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宏网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经济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刘辛军。 中宏网记者 康书源摄
聚焦“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刘辛军接受本网记者现场访谈。以下是访谈实录: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思想
中宏网记者:在新时代提出新质生产力,您怎么看这个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它的特殊的内涵?
刘辛军:习近平总书记是在2023年提出这个新名词来的,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一是国内环境,各个行业的产业结构会有一些变化,需要大力去发展;第二个就是我们面对的世界有很多不确定性,各个国家的技术发展也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能做什么。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首先应该是考虑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另外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应该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所以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我认为不仅仅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也是为了世界和人类的发展去考虑的。
我本人是做传统制造业的,做机器人的。对于制造业,也是老话题,就是中国整体上跟几个发达国家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这个差距到底体现在哪里?我个人认为跟顶层规划和当初中国国情有关,当时中国制造业和相关产业需要快速发展,所以我们的发力点在制造业的后端,就是装备买来之后的控制和工艺上,而忽略了制造装备的前端,就是制造模式和制造装备本身的原始创新上。所以说,世界上当前流行的制造模式和装备,事实上没有一种是我们中国人提出来的。我们基本上是跟踪研究,跟踪去应用,所以如果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中国的发力点应该前移,到制造模式和制造装备本身的原始创新上来,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思想。
我举一个例子,这是我们最近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型结构件加工。目前,大型机床加工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方式,可以配合人工进行修配。但是随着这类构件的尺寸越来越大,如果还用机床加工,势必机床会做的越来越大。这种大型化会带来很多问题,一个是制造的难度,一个是使用的难度,所以大型化是难以为继的。针对这个需求和挑战,我们团队基于动物和人的作业规律,就是移动定位、局部精细化作业,采用手、眼、脑协同的方式来作业,我们提出了一种“大范围移动定位+局部五轴精雕细刻”的制造模式,并发明了一种移动作业设备,把大型复杂构件的加工用另外一种模式和装备去解决,用在了天舟六号、七号货运飞船舱体的制造上,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通过这个工作,我们开辟了一种制造技术新赛道,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未来,我们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前进。
做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
中宏网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还存在很多的短板。短板背后昭示我们仍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请问您的领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面临哪些瓶颈、困扰,或者短板?
刘辛军:就制造业而言,我们中国跟发达国家的差距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说我们的痛点到底在哪里。有人说是功能部件、工业软件等等。确实没错,但为什么会被卡脖子?如果我们总是买别人的设备,然后做控制、做工艺、做应用,当然,这也是需要去做的,那假如人家不卖我们设备了,那就把我们卡住了,就像光刻机,我们一直用别人的光刻机,但现在人家不卖了,然后我们就被卡住了。那我们怎么去破局呢?我相信我们国家有很多机构、公司,包括我们清华等高校和华为等公司,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在制造业领域,我们应该把资源集中投入到前端去,通过制造模式和装备的原始创新,我们才会引领,才会赶超。如果我们总是跟着别人去做,可能永远也赶超不了。
中宏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那么,如何准确地理解因地制宜呢?如何精准地施策做到因地制宜呢?
刘辛军:我本人和团队做的是机器人,重点是机器人加工。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刚度和精度不理想,所以没法用在精加工上。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机器人,解决了大型构件的精加工问题,而且使制造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确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后,网上铺天盖地的都在谈新质生产力,都会冠上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但事实上新质生产力它是有一个根本的东西的,就是以创新为主导。但创新的概念又比较广,创新的方式有多种,我个人觉得,要真正发展新质生产力,应该来讲是从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上来讲的,如果我们还是以前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可能就脱离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但做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是需要长期的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是去挖掘一些点,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布局来发展。如果每个地方、每个部门都考虑怎样去做新质生产力,这个反而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做人文精神的新时代传承者
中宏网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对跨学科、交叉学科培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如何来加强战略人才的储备,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刘辛军:关于人才培养的问题,我觉得清华大学的培养理念,已经给出了答案。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在这个理念里,知识不是最重要的,价值和能力是最重要的。我最近在人才培养上也有些体会,我个人觉得一个人的素质、素养和责任担当是最重要的。对于这一点,我们的民族文化实际上已经给出了答案。比如说中国的大一统,我们应该有大一统的格局,这代表了一个人的智商。同时,我们应该有天人合一的思维。天人合一让我们要包容、开放,这是中国人的品质,这恰恰是一个人的情商。还有就是中国传统的团结抗争。团结抗争实际上就是人的群商,群商是我自己想出来的,群商对一个人来讲实际上更重要,因为它代表的是一个人对这个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担当。如果一个人只有智商、情商,没有群商,他实际上对社会是没有贡献的。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我认为群商更重要。所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尤其应该注重学生的群商,让学生讲担当、愿奉献。
中宏网记者:对于大学学者来说,如何发挥大众传媒的渠道和公众进行公共话题的交流和沟通,您对此有何心得或建议?
刘辛军:要谈这个话题,我觉得要回归到人的价值到底怎么体现的问题上。我觉得人的价值体现应该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创造,一个是传承。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们在做教学科研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比如说做科研,我用八个字概括,应该是“探索、求真、谋变、务实”。不管是学生还是一个大学的老师,做事情,不管什么创新,首先应该是务实的,是要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把本分工作做好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应该去做点公益,去传承一些东西。我本人除了教学科研之外,我也在做招生工作。对我来说,招生不是我的本职工作,我更愿意把它定位成一份公益工作。我招生不抱功利心,基本上每个月我都会到烟台去跟中学生交流,把我的所见所闻,把我的体会讲给学生听,相互交流,这可能也是一种传承吧。
我有个体会,就是我们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甚至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传媒人,应该有一个责任,就是要做好维护正义和真相的责任。我有个深刻的体会,2015年,在德国一个大众公司,由于操作员操作失误,机器人把人伤害致死了。但是,当时媒体的报道说,是机器人把人杀死了。就这个用词,让很多人对机器人产生了误解,产生了恐慌,也认为机器人是无所不能的。媒体的报道让人产生的这个认知,给机器人领域带来了很多的困扰,有人对我说,机器人都可以杀人了,你们还研究它干嘛?这是媒体报道不实造成的恶劣后果,所以我们大家在宣传的时候,要实事求是,更要维护正义和真相。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