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12月15日电 聚焦“‘一带一路’携进与全球治理新逻辑”主题,中宏论坛第十场在线研讨于12月15日下午举办。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和军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主题发言。
和军就东北地区发挥优势补短板,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加快高质量发展提出四项建议,包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等。
以下是和军发言: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东北地区扩大开放、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引领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分工及转型升级,利用国际产能合作机会,开展全链条、集群式精准招商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培育符合东北比较优势的头部企业和竞争力产业,促进东北优势产业链形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以中德产业园为核心载体,构建多领域跨区域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在能源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与水平,积极参与海上油气平台、新能源、节能技术等领域的产能合作,与国际企业联合开发油气项目和发展油气下游产业,提升能源安全水平。在农业领域,充分发挥东北农业产业优势,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完善跨境电商等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二、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首先,创新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利用辽宁、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长春、哈尔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众多边境口岸,创新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打造开放合作前沿高地。其次,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突破制度障碍,优化外资、外贸企业经营环境,拓宽开放合作领域与渠道。第三,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建设法治、廉洁、创新、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第四,放宽市场准入,拓宽外资民资投资领域,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第五,聚力降低企业成本,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区域成本竞争力,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创业。
三、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首先,突破科研与创新体制机制瓶颈,使东北科研创新资源及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竞争力。其次,提升产学研用合作水平,探索多方合作途径,提高产学研用合作效率与水平。第三,大力引育人才资源,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应研究切实可行的引才方法,千方百计吸引国内外各类人才。第四,聚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重大装备和卡脖子技术研发,提高东北地区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首先,提升区域交通与信息联通水平,借助”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与合作共赢倡议,建设完善国内国际运输、信息基础设施,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通,打造良好的交通和信息交流条件,进一步提升拓展东北地区"陆上丝路""海上丝路""冰上丝路""空中丝路""数字丝路""文化丝路"的联通水平。其次,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重点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构建东北亚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核心区域。第三,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形成"一带一路"东北大平台。开拓"走出去"境外产业园,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高标准建设"引进来"产业集聚区,打造专业化跨国企业集团,形成完整化高端产业链,全面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