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王镜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两大重要支柱,也是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重要手段。近期,相关部门负责人接连发声,释放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的信号。
何为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公共财政研究所博导黄燕芬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中宏网记者:近期,财政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推动了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那么,什么是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
黄燕芬:财政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财政作为国家各项建设资金的主要筹集与分配者,是一种直接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财政法为宏观经济运行和国家各职能管理部门所需资金提供法律保障,是财政直接调控手段以外的宏观调控方式,也属于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一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财政发挥着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
所谓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运用财政政策工具进行反向操作,以平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一方面当经济过热时,政府会削减在一些非必要领域的支出,避免过度投资和资源浪费,防止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等问题。例如,减少对一些重复性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政府部门的行政开支等。与此同时,适当提高税收水平,抑制企业和个人的过度投资和消费行为,给经济降温。比如,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提高税收,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当经济下行时,政府会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例如,投资修建公路、铁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不仅可以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能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在社会保障方面,提高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等福利水平,能够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进而刺激消费。并且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强企业的投资意愿和居民的消费能力。比如,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减轻企业的税收成本,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技术创新等;降低个人所得税,增加居民的收入,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总之,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政府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机采取合适的财政政策取向,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控制通胀或者防止通缩等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如何发力
中宏网记者:结合您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您对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有何思考和建言?
黄燕芬:一要适当增加财政支出。加快支出进度,确保资金及时到位,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加大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聚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方面,这些项目能够直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纳劳动力,稳定就业市场;另一方面,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吸引更多的投资,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加大对偏远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聚焦强化科技创新支持:增加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企业给予奖励和补贴。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比如,支持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聚焦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大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医疗保障覆盖范围,提高医疗报销比例,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养老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质量,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聚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投入,支持节能减排、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制定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对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给予补贴,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加大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二要加大税收政策调整力度。一方面,要进一步减税降费。比如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继续实施税收减免政策,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的范围和规模,加快退税进度,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旅游、餐饮、娱乐等,延长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期限,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解读,确保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和享受政策红利。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税收结构。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比如适当提高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税收负担,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和技术升级。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提高高收入群体的纳税比例,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研究开征新的税种,如碳税、房地产税等,发挥税收在调节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三要完善政府债务综合管理。一方面,要合理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增发特别国债。在必要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发特别国债等方式来筹集资金,用于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促进经济回升。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发行特别国债,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建设和应对突发事件等。优化特别国债的期限结构和发行方式,提高债券的流动性和吸引力。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管理,合理确定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和投向,提高专项债的使用效率。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力度。通过债务置换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化解债务风险,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空间来支持经济发展。建立健全专项债项目的绩效评价机制,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另一方面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除了传统的政府债券融资方式外,积极探索其他融资渠道,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投资基金等。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提高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率。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四要优化财政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按照预算安排使用,避免资金的闲置和浪费。建立预算调整的审批机制,对确需调整的预算项目,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资金使用效率高的项目给予奖励和支持,对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项目进行整改和问责。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整合各类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要主动加强政策协同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重要手段,需要加强协同配合。要建立财政部门与央行之间更加密切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例如,在财政政策加大支出力度的同时,货币政策要保持适度的流动性,为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上述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中国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协同发力
中宏网记者:下一阶段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有力有效。您对当前财政政策如何牵引其他宏观政策一起协同发力怎么看?
黄燕芬:一要加强与货币政策协同。在国债买卖操作方面,央行买卖国债可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的重要连接点。一方面,央行通过买卖国债能够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在经济下行阶段,央行净买入国债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支持财政政策扩大支出、减税降费等措施的实施,降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央行卖出国债可回笼资金,抑制经济过热,配合财政政策进行调控。在利率调控方面,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例如大规模发行国债可能推高利率。此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维持利率的相对稳定,为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适宜的利率环境。反之,财政政策也可以根据货币政策的利率目标,合理安排国债的发行规模和期限结构,促进两者协同发挥作用。
二要加强与产业政策协同。在支持重点产业发展领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引导资金流向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绿色产业等。同时,产业政策可以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为财政资金的投入提供指导。例如,对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地方产业园区建设领域,财政资金可以支持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水平,吸引企业入驻。产业政策则可以制定园区的产业规划和准入标准,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实现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在产业园区建设上的协同发力,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要加强与就业政策协同。一方面,财政政策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就业政策则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培训的规划和标准,引导培训机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课程。通过财政政策和就业政策的协同,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可以设立创业基金、提供创业贷款贴息等,支持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就业政策可以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咨询等服务,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两者协同作用,能够激发创业活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四要加强与消费政策协同。一方面,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给予消费补贴等方式,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政策则可以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促进消费升级。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领域,财政政策给予消费者购买补贴,消费政策鼓励居民选择绿色、智能的消费产品,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财政政策与消费政策在促进消费方面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财政资金可以投入到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中,如商业步行街的改造、农村电商服务站的建设等。消费政策可以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引导消费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建设,提高消费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激发居民的消费欲望。
五要加强与区域政策协同。首先,财政政策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例如,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给予资金扶持,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区域政策则可以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引导财政资金的合理投入,实现财政政策与区域政策在区域发展上的协同推进。其次,财政政策和区域政策可以共同推动区域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打破地区间的产业壁垒,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在区域间开展产业合作和转移,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与此同时,一方面要注重不断创新财政政策工具,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这些工具不仅有助于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还能与其他宏观政策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政策落实与监督,确保财政政策和其他宏观政策的有效落实,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通过建立健全政策落实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实效,共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