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9日,美联储决定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75%-5%。这是美联储四年来首次降息,反映其货币政策目标由通胀转向就业市场。美联储的转向将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重要溢出效应。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也相继降息,显示全球货币政策从紧缩向宽松过渡。美联储预测,今年底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达4.4%,2025年降至3.4%,2026年预计为2.9%。这表明未来几年全球低利率环境可能成为常态。
美联储降息将推动人民币走强,但幅度可能有限。降息后,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汇率随之上升。9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05,创下新高。在此前的加息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相应的外汇政策。美联储政策转向与中美国债利差缩小,为人民币升值创造了空间,短期内降低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约束。但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已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不太可能大幅升值,汇率稳定性有望增强。
美联储降息对贸易的提振效果存在不确定性。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将逐步扩大,但服务贸易仍将逆差。整体贸易顺差显著,7月份三项指标分别为605亿美元、-194亿美元、411亿美元。降息可能提振全球经济信心,增加外部需求,中国可以扩大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优势产品的出口。同时,人民币走强会降低企业进口成本,有助于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然而,全球贸易复苏仍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地区冲突和产业链重塑等多重挑战。
美联储降息可以缓解中国资本外流,但提振投资者信心是关键。根据国际收支数据,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直接投资持续流出,证券投资也处于净流出状态。未来,人民币升值和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将缓解跨境资本外流压力,但国内基本面和政策的影响将更为重要。
中国资产价格仍处于调整阶段,需要政策持续发力。受到经济压力影响,A股和房地产市场承压,近期表现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数据显示大部分城市房价处于下降趋势,反映市场信心不足。未来,随着美联储降息,跨境资本可能流入中国,但不必然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政策仍需加大支持力度。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美联储降息为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了更大操作空间。2024年8月,广义货币M2余额达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均显著增加,反映融资需求强劲。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超5000亿元,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未来,随着美联储降息推进,中国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宽松,这将降低企业融资利率,增加市场流动性。
总的来说,美联储降息为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重要机遇,尤其在全球资本流动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有望吸引更多外资。然而,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仍严峻,股票和房地产市场需持续调整。中国应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防范潜在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积极协调,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前瞻性,以确保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金融系统稳定。(作者:何青,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旭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24XNN005】的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