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8月4日电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与宏观经济研究杂志社在京联合主办“中国经济怎么看”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2024年夏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把“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作为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并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主任孙学工出席研讨会发言指出,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史,不难看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是中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关键因素之一。
孙学工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中国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能够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优化调整。本次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也是从实际出发,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确定改革方向和内容。《决定》中有关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一些内容对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就很有针对性,贯彻落实这些改革措施,对更好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巩固和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健全预期管理机制;二是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三是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
“《决定》提出要健全预期管理机制,这是当前巩固和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因素,也是下阶段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孙学工强调,当经济越来越趋向消费驱动,经济行为是由越来越分散的个体所实施,预期的重要性就越重要。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已达56%,今年上半年消费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了60.5%,都是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但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我国消费的潜力还未能充分释放,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回升势头。如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增长2%,创下2023年以来的最低。其背后的重要原因就是居民就业与收入预期较弱,影响消费信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消费者收入预期指数和就业预期指数都处于一段时期或历史低位。这与上半年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失业率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形成了较大反差。这说明预期等软变量和虚变量的影响不可小觑,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能够超过硬变量和实变量。因而,《决定》把健全预期管理机制作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十分及时十分必要。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稳定市场预期,增强社会信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这也表明,当前加快推进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要加紧落实。
“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较慢的一个原因是经过连续多年的专项债建设后,目前地方项目建设需求与专项债规定的领域方向产生了一定差异,同时出现了有项目没钱和有钱没项目的情况。”孙学工表示,《决定》提出的这项改革措施将有利于上下政策协调对接,更有力发挥地方政府信息优势,释放地方项目建设潜力,从而使专项债这一积极财政政策措施更加有力有效。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加快推进这项改革将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创造良好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