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至9月14日第八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举办,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香港始终是“一带一路”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香港契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所需”,充分发挥“香港所长”,与“一带一路”共建共赢。展望未来,香港保持独特优势将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资金融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和润滑剂。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际融资需求、人民币国际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一带一路”国际融资需求促进香港金融国际化。十年来,香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和提升香港金融服务进一步国际化,发挥香港在发债、上市、贷款和风投等融资方面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优势,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企业以及政府集资和融资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平台,同时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者提供多样化资产分配工具。
“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需求夯实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成为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资的结算货币。中央政府积极支持香港建立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中心,支持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和完善香港人民币回流机制,使得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不断稳固。另外,“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等相继实行,将ETF(交易所买卖基金)纳入互联互通,进一步向香港引入内地和海外投资者,扩大香港的市场容量和规模,使香港拥有其他金融中心无可比拟的特殊优势,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和“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区域,大湾区内的城市各有特点、各有优势。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在产业和金融方面要发挥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实现创新协同发展。在产业和金融融合方面,推动“强科技、弱金融”的深圳与“强金融、弱科技”的香港取长补短,融合发展。在双碳产业方面,充分发挥香港绿色金融优势,为绿色低碳湾区提供资金融通。在制造业方面,做好“香港研发、湾区制造”的机制融合创新大文章,香港发挥好自身融资和金融科技优势,加快与湾区城市的互补发展,实现互利多赢,服务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十年发展:香港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佳纽带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应对百年变局、重塑竞争格局、开拓发展新局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共建“一带一路”主要着力点放在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思路。未来十年是一个再出发的起点,在新征程上,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非要将国内大循环独立于全球化之外,而是更加强调国际循环与国内循环的相互促进作用。
香港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的制度环境和成熟的资本市场,处于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结合点与对接点,使其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佳纽带。从内循环来看,香港可以充分发挥“投资桥梁”的作用,引导国际投资者和跨国企业加大对内地新兴产业的投资,特别是加大投资内地的绿色金融资产。香港可以发挥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先发优势,融合大湾区区域人才、产业和基础设施优势,通过金融和产业优势互补,构建“科创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带动大湾区有望率先实现创新驱动,拉动中国产业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步伐。从外循环看,在金融层面,强化香港作为“熟悉内地,连通世界”“超级联系人”功能,对内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形成共建“一带一路”和RECP的金融枢纽,加快香港加入RCEP的步伐,担当融通中外的资金桥梁,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区域辐射地位,优先开展对以RCEP区域为重点的东南亚人民币业务辐射;以香港为桥梁,拓展数字人民币运用场景,探索数字人民币在RCEP的支付落地。
未来十年:香港独特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光辉历程,如今又一次站在了新征程的起点上。总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态势对我有利,香港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共建“一带一路”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澎湃活力。展望未来,面对当前动荡变革期的世界,香港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
一是继续坚定不移坚持“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香港独特优势的关键和坚实的制度保障。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香港可以分享内地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维持安全法治的营商环境,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占得发展先机。二是继续保持“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一带一路”融资平台独特优势。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创新发展香港金融市场。主动全面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香港国际化程度高,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优势,推动金融创新力度,加大发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科创融资和风险投资,创新大宗商品市场建设,布局战略性商品交易,支持国际、国内交易商参与香港大宗商品市场交易、交收和结算,在市场博弈中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等。三是继续发挥香港“一带一路”人才平台独特优势。人才的竞争力决定香港未来发展后劲,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经济法律专业人才留港从业,并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及大局观的管治人才。四是继续保持香港普通法体系的独特优势。作为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香港普通法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形成和巩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地企业通过香港与海外资本市场便利对接和国际资本重视香港金融市场的重要原因。要保护和支持香港作为普通法独一无二的接口的正常运作,维护香港普通法体系,切实强化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配套措施,发挥香港在司法上国内国际“超级联系人”作用。五是继续发挥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独特优势。“绿色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发展是实现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据相关机构预计,亚洲未来30年的气候投资需求约66万亿美元(约515万亿港元),香港可望成为亚太地区绿色金融融资中心并全方位支持在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绿色投资。香港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有2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科研实力雄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平台。国家大力支持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和区内绿色及可持续金融中心,担当“绿色桥梁”和“数据跨境流动先行者”的角色,通过在港设立“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基金,重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盟与中东,引领ESG投资,推动香港成为跨境金融数据枢纽。(作者:万喆,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博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