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年来中美关系不断遭遇巨大波折,但2022年却将成为一个中美贸易额创纪录的年份。不但美国从中国的进口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也将创下新的纪录。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1-11月,中美贸易额为6976.94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5359.95亿美元,增长3.4%;中国自美国进口1616.99亿美元,减少0.5%。11月当月,中美贸易额为572.8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408.06亿美元,自美进口164.76亿美元。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时开始了对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25%“惩罚性”关税。2018年至2021年四年间,中美之间的贸易规模分别为:6335.19亿美元、5415.6亿美元、5869.79亿美元和7557.76亿美元。可以看出,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后的2019年和2020年中美贸易额的确受到了影响,但在2021年又出现大幅反弹,2022年终又将创下新的纪录。事实说明,美国发起贸易战,并没有像特朗普想象的那样减少从中国的进口,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几年下来,反倒是经过美国人为干预之后,市场通过自身的调整,重新回到了“起点”。而这几年因为贸易战受到的损失,则几乎全部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了。中美两国仍然是也必然是,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导致美国连续多月高通胀的因素中,贸易战占了很大部分比重。数据真实地反映出,虽然美国一直寻求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和重新建立工厂,但是现在美国购买的中国商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双边贸易关系。截至今年11月,来自中国的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近20%。加拿大和墨西哥加起来会超过这一数据,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这项数据上接近中国。毕竟,中美双边贸易具有内在的强大驱动力,经过几十年的合作,双方所形成的密切而广泛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很难被人为政治因素破坏。当初特朗普政府称,对华加征关税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增加就业岗位,并说加征的关税会由中国埋单。但穆迪公司研究显示,美对华贸易战中90%以上的关税成本由美方承担。彭博社指出,对华加征的关税大幅增加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也未能重振美国的制造业。事实反复证明,与中国保持贸易关系、扩大贸易合作、减少贸易壁垒才是对美国最有利的。如今看来,美国企业家给到政府的压力,以及社会层面高通胀所引发的民怨,便可知其因了。
客观而言,中美经贸关系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在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与中国相比,美国国内的工业成本过高,与中国合作可以降低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同时,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不仅可以填补美国民众的日常需求,也能够降低其生活成本。而对中国来说,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粮食作物,也是中国所需要的关键货物。可以说,两国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最终还是要伤害自己。其次,在目前的全球市场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掌控着高端技术产业链,而中国在中低端产业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美国要想健康发展,不仅需要维持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地位,同时也要稳定其他产业链的供需关系,所以,虽然美国嘴上说要与华脱钩,实际上最离不开中国工业的恐怕就是美国自己了。目前两国不降反增的贸易额,就是强有力的证明。最后,中美在2019年、2020年的贸易额有所下滑,特朗普对华发起的贸易战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疫情的突然爆发加大了两国贸易交流的难度,可能才是主要原因。而如今美国经济受疫情影响,已经出现了衰退迹象,虽然美国利用美元加息强势保持着经济增长,但这种透支未来前景的举动,注定不能频繁使用。因此,美国的经济形势要想复苏,必然离不开中国高性价比的商品和能带来庞大利润的市场。美国如今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利用高额补贴政策吸引外企扩大在美投资,实际上是想要以此加强本土产业链,但能否实现其目的充满问号。至少就目前而言,美国只有与华加强合作,才是对美国企业和民众最有利的选择。
在美国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发布的一系列报告中也突显出,中美拥有巨大的共同利益,中国是美国的重要出口目的地。据USCBC的统计,美国全部50个州均对华出口商品和服务,这使得近百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受益,其中对华出口大豆、玉米、高粱、猪肉和其他农产品的农业州受益颇多。同时,美国对华出口规模可观的行业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半导体和医药产品。USCBC会长艾伦曾表示,无论从旅游业从业者到艾奥瓦州的农牧场主,还是从俄勒冈州的芯片制造商到北卡罗来纳州的制药商,对华贸易都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USCBC的报告还显示,美国对华出口提升主要受到以下三大类别出口的推动:油籽和谷物、半导体及其组件以及油气。具体而言,油籽和谷物等农产品巩固了其作为美国最大出口产品的地位。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继续增长。美国对华芯片的出口主要来自俄勒冈州,该州对华芯片出口额大约占到美国芯片对华出口总额一半以上。同时,其他一些州的芯片对华出口也出现了显著增长,尤其是新墨西哥州。在油气方面,从2020年开始,美国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而对华油气出口的不断增长也推动了这种增长。报告显示,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华出口主要由得克萨斯州驱动,同时路易斯安那州的份额也不小。此外,对华药品出口也出现显著增长。美国对华出口中,增加了高价值,高需求的药物和疫苗,这使得药品进入美对华商品出口的前五名之列。USCBC报告还显示,美国对华商品和服务出口支持美国几乎所有经济部门的近百万就业岗位。如农产品出口增加了美国中西部农民的收入,对华出口支持的就业岗位的一些最大积极变化就发生在美国的中心地带,在那里的农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当然由于疫情,服务贸易出口下滑较为严重。一些严重依赖旅游业的州,其就业机会下降。比如,美国对华个人旅游和商务旅行相关的服务出口下降90%左右。在教育方面,美对华教育出口下降了20%左右。
回顾中美两国建交以来的历史进程,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发展,利益交汇点不断增多,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不仅使两国共同获益,而且惠及全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中美两国不断拓展深化经贸合作,基于比较优势和市场选择形成了结构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的互利共赢关系。双方通过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有力促进了各自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提升了全球价值链效率与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丰富了商品种类,极大促进了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存在经贸摩擦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管控分歧。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扩大经贸合作潜力巨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世界经济恢复。对中美两国来说,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保持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世界人民共同利益,为国际社会所期待。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作者:任海平,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