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之基,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起步关键期,落实党的二十大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需在探索夯实农业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科技支撑力上抓住机遇取得重大新突破。
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心任务。自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提出“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把农业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之一。改革开放以来,1982-1986年连续5年、2004-2022年连续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当今,“中央一号文件”已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三农”问题的专有名词。上述事实表明,历经社会主义探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现代化”内涵相对提出之初已被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但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重中之重”的地位始终没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党和国家使命任务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对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工作要求作出系统部署,对现代化内涵阐释再上新台阶。
尽管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进程中持续提升,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小康”,打赢了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突出短板的局势尚未根本扭转。奋进新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仍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落实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更是现代化之“中国特色”道路实践的重要体现。
二、新时代加快农业现代化需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伊始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科技事业的战略方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科技发展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加快农业现代化在科技事业发展领域指明了前进方向。从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阶段重要新特征和新要求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要求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也须顺应经济发展态势与趋势变化凸显科技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把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列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7大核心任务之一,并在努力方向与重要制度建设方面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大继续凸显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在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的环境下,无论确保粮食安全、把饭碗掌控在自己手中,还是确保农业产业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都迫切需要把科技创新置于农业现代化最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到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6%。中国人用自己的努力确保了水稻、小麦等基本口粮的绝对安全,肉蛋鱼果菜等重要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成就令世人瞩目。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大豆和玉米等粮食产品、乳品等禽产品,以及棉花和糖料等资源性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成为农业国际贸易逆差的重要根源,已成为新时代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隐患。从农业供给端看,经过20年多年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生产要素尤其是土地要素空间受到挤压,且农业人口老龄化、兼业化现象日渐突出。全口径食物链供给能力与巨大人口规模的食物高增长需求间供需失衡,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矛盾。在这个大背景下,立足党的二十大“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性高度推进农业现代化,更需要重视以生物、信息、节能和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高新技术革命在农业中的应用,力争在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绿色化、共享化等方向取得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土地产出效率、农业资源综合配置与利用效率。
三、以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为抓手打通“科技链”与“产业链”
强化新时代加快农业现代化的科技支撑,关键在打通“科技链”与“产业链”的重要堵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效融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功能。农业科研成果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是实现从“实验室”向“生产车间”转移的关键一环。但是,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产业链条看,目前农业科研成果因来源于科研成果投入、推广载体、推广渠道、服务与保障体系、管理技术手段等环节诸多原因推广相对较慢,已成为打通“科技链”与“产业链”最薄弱环节之一,成为制约着农业科研成果整体转化效率和水平提升的主要难点。开创新时代,要站在推进巨大人口规模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的高度,以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为抓手打通“科技链”与“产业链”,使之成为接续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提高农业科研成果推广效率与效益重点要依据科研成果性质构建相对完善、实施便利、推广成本可控且经济性高、生产力主体愿接纳的分类推广机制。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的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更好集中资源与财力对农业现代化的重大项目提供专项支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可由政府成立专门组织负责统筹指挥,通过建立推广项目库、搭建立体化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平台、组织针对农业生产主体专业培训、壮大农技推广主体队伍、夯实推广保障机制等实施多措施协同,确保主推技术进村、入户、到企。对商业价值高的农业科研成果,要运用市场化手段持续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小农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重点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上下协同和左右协同取得新突破。针对影响农业科研成果推广效率与效益的主要难点,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作为。特别是要结合农业及农村产业发展最新态势与趋势变化,在科技创新源头完善持续投入机制增强可推广科研成果的持续供给力和原始创新力,在中间环节从资金、人力、财税、金融运作方面持续优化推广载体与渠道的激励机制、在末端环节完善考核机制及对考核结果运用的奖惩机制。要积极追踪全球打通农业“科技链”与“产业链”的先进经验,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持续催生加快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的新组织、新模式、新机制,建立更具弹性的机制应对农业科研成果商业化推广与运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风险。(作者:唐龙系重庆科技学院教授,中宏观察员;本文受重庆市2022年重大决策咨询项目《重庆市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研究》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