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的主要发达国家均开启了针对国家产业政策体系重新定位和构建的根本性改革序幕。2022年,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发布了《重构美国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磅报告,从如何维持美国总体国家技术战略和供应链弹性战略为基础,从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双重角度,以更为简单、明确、具体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目标为导向,提出了立足于巩固美国在全球工业和科技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提升美国的全球综合竞争力,并与中国进行全面竞争的美国国家产业政策体系的重新调整和改革方向。
笔者认为,针对中国而言,并非亦步亦趋于美国正在制定和实施的新型国家产业政策体系,而是要准确认清和科学把握中国国家产业政策的改革方向,特别是构建体现中国特色、瞄准中国核心问题、全面贯彻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系统性新型国家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全产业链条导向的新型国家产业政策体系,将中国的国家主管机构部门,高等院校和政府所属科研机构、新型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各主管部门等政府机构部门,依据重点产业的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创新链、全人才链、全资金链不同环节的各自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分工和协作关系,从一体化、协同化、系统化的“五链”融合角度,重新设计和组建中国特色的全产业链覆盖导向的新国家产业政策体系。
第一,将构建全产业链覆盖和导向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国家产业政策体系,上升为中国当前促进经济高质量模式形成的顶层设计层面改革方向。当前,中国特色全产业链条导向的新型产业链政策的改革突破口在于:依据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运行和发展规律,高度重视对中国各级政府旧有的片段化、割裂式、个体利益主导型产业政策进行根本性革新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建议,最为重要的变革方向是:一方面,按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创新链和全产业链的融合性和系统性本质特征,在工信部和科技部内部设立部长或副部长牵头针对半导体全产业链和全创新链发展任务的具有管理和协调机制领导小组,解决中央层面针对半导体产业的产业政策片段化、割裂式问题。在国家层面设立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牵头针对重点产业的全产业链和全创新链发展任务的具有顶层设计和系统化职能领导小组,解决工信部和科技部将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对立割裂的部门利益发展思维困局,解决中国各地方政府在扶持重点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创新领域自主突破财政资金的分散化、碎片化、同质化重大弊端和财政资金重复浪费困局;另一方面,是全面改变和扭转中国各级政府仅仅对单个产业链单个核心企业进行资助扶持政策,而是在地区全创新链条、全产业链条、全供应链条各个企业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实施从全创新链条到全产业链条的资助和发展促进政策,实现一体化式的系统性自主突破新格局。
第二,重点落在打造“全球领先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培育‘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突破能力+全球有竞争力的高科技本土跨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位一体式融合体系为基准的中国特色的全产业链导向的新型国家产业政策体系。笔者建议:一方面,要尽快实施我国基础研究财政资金投入的“对抗计划”和“强基计划”,尽快将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政府财政投入额,由2021年的1696亿元尽快提高到1万亿元层级甚至2万亿元层级。可以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规模分别扩大到1000亿元和200亿元规模体量。要突破固有思维,要将应对经济下行的中国特色的政府财政宽松计划重点瞄准中国的基础研究领域,这既不会带来通货膨胀问题,长期也可带来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的稳定和提升;另一方面,彻底扭转以高等院校或政府所属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体制,构建以重点产品主导或龙头企业牵头的重点产业链的全产业链和全创新链的融合体系,要将中国基础研究的承担主体逐步调整和瞄准到企业牵头的高等院校和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的贯通式创新链体系,尽快将企业设定为中国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鼓励企业牵头高等院校、政府所属科研机构和供应链中小微企业组团组建承担各类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计划和国家层面重大“揭榜挂帅”攻关计划,将企业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定位为中国各级各地政府产业政策的主要资助和扶持计划。
第三,加快营造“全创新链、全供应链、全人才链、全资金链”四位一体式政策体系全覆盖的中国特色的全产业链导向的新型国家产业政策体系。针对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将支持重点产业培育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自主突破的各种类型产业政策中,将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创新链、全人才链、全资金链这五个方面的支持政策分割实施的困境和症结,主动推进一体化、协同型导向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改革举措,彻底扭转中国从顶层设计到地方政府将产业政策的五个核心部分分割实施的突出弊端。为此,我们建议,一方面,塑造和强化中国特色的全人才链和全创新链、全供应链的深度结合融合机制。完整地贯彻和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三大原则之间的融合发展模式。重点在于鼓励地方政府依据地区重点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禀赋优势和比较优势,构建全球前沿战略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及团队、卓越工程师和急需紧缺专业化技能人才的协同型的多层次人才结构体系,形成牢牢依靠人才结构体系的优化升级作为推动全创新链、全供应链培育和发展的基础性政策举措,做到“产业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新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打造和强化中国特色的全资金链和全创新链、全供应链的深度结合融合机制。高度重视构建满足和覆盖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创新思想、应用研究到工程化、产业化环节的全创新链生命周期,再从产业企业的初创、发展到成熟和衰退环节等全产业链生命周期进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特征、不同风险、不同时间周期的各种内外融资需求的现代金融体系,在中国特色的全产业链导向的国家产业政策体系之中的核心功能。要将构建满足地区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的内外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多元化金融机构,上升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资源和营商环境优势。
第四,聚焦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为主导的中国特色的全产业链新型产业政策体系的改革方向。当前,要真正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重大战略,改革突破口应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其关键突破口就在于要把政府、市场、社会这三大基本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联合高等院校、各类科研机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各自优势,明确中国优势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一方面,要创建中国特色的权威决策指挥体系。要构建中国优势的协同攻关组织运行机制,通过强化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攻关新型体系,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激发以产品为导向的创新主体优势和活力。依据关键核心技术具有的不同形式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属性原则,采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各类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按照合适比例出资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双方自愿和契约原则,实施面向全国和全球的“招榜挂帅”制度。鼓励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组建攻关团队。第五,面对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产品的禁止销售行为,中国必须依靠本土科研机构和企业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的全面自主突破。然而,中国各级各地政府实施的各种形式的产业政策,已经被证明难以有效激发自主突破的能力,必须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突破新机制。在我们看来,主动利用和激发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以及“揭榜挂帅”制度,就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的全产业链产业政策体系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工具。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的本质性特征,不仅仅是继承和延续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而是要在此制度上进行全面“扬弃”和革新,充分激发和糅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两大功能。这其中,针对体现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力量的重大原始创新领域、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等领域,既要主动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和国家激励政策在其中的主导功能,又要消除以往计划经济思维产业政策的桎梏和弊端,充分激发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甄别机制在调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活力和配置效率。要深刻领会加快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是深入推进当前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方向和重大举措。集中集聚所有政府资金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