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件大事。气候变化问题由欧洲国家提出并发起应对,走到今天,气候变化已经到了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程度。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的重要内容。中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这是中方的担当和主动作为。
一、几点认识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共识。关于气候变化到底是人为活动引起,还是地理周期,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报告反映出了主流科学家的认识和观点。报告认为,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等活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因。
数年前,曾经有一次在北京大学,聆听了一场数十位理论和实务界的大咖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大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各执一词,讨论的结果就是没有定论。但多年过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理论研究和政策运行的一部分。国内已经有多所大学设置相关专业,政府部门也有了相关的机构设置,国家还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碳汇市场。
减少碳排放、最终实现碳中和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历史趋势。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幅使用化石能源,对于环境和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气候急剧变化的后果很难承受。现在主要表现为升温。冰川加速融化导致河流的洪水多有发生。海平面上升对于小岛国以及孟加拉、荷兰等低海拔国家影响很大。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海平面上升将超过60米。气候变化也将给青藏高原带来极大风险。2022年全球多地区高温且大旱。因此,必须走减少碳排放,最终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模式。这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理念中的绿色发展是高度吻合的。
气候变化改变国际政治格局。气候变化有关的大国博弈和竞争将不断趋于激烈,这导致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气候问题,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发达国家缺少化石能源的比较积极,化石能源较多的比较消极。发展中国家中的小岛国和临海低海拔国家比较积极,甚至立场倒向了主张气候变化的发达国家。高纬度的寒冷地带的国家对于气候变化的态度比较消极。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碳战略事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中国取得巨大成就。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建立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中国是最近20年来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2022年中国央企的领导人绩效考核中正式纳入了碳排放的相关内容。应该说,立足自身条件,中国已经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二、应对建议
从风险管理的视角,降低风险的路线是始终需要坚持的。
把握核心问题。地球要努力减少碳排放,尽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扭转因为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进一步的伤害。要不断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越用越少而且形成巨大的碳排放。化石能源的使用必须节制,要把温度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或者1点5摄氏度。中国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脚踏实地落实上述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努力采取减缓的措施。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要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控制温度升高,主要措施包括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和增加碳汇。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经形成高度共识,而我国能源体系高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中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中国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努力提升人类的适应能力。要加强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减灾防灾、强化基础设施等。对已经发生的温升采取降低不利影响和减轻损害的行动。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要把握全球主要气候谈判集团及其主要立场。要注意到欧盟在气候变化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各国的情况、公平性都很重要。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国立场在向欧盟靠拢。美国先加入《京都议定书》后退出;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后也差点退出。要努力平衡好小岛国与产油国之间的关系。
要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明确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要明确经济格局、排放格局对各国机构的影响。要认识到中国的人均排放量目前才是美国的一半。减排和出资责任分担,涉及各国重大核心利益,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基本阵营。1990年联合国大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议程。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明确发达国家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排义务,未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强制减排义务。务必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务必使发展中国家保持发展的能力。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应对能力都不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得到遵守。
推动能源革命。中国已经正式向世界承诺努力实现2030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与此相对应,中国必须转变传统生产、供应以及商业模式,着力构建全方位、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体系;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国情,处理好煤炭和清洁能源的关系;要加大科研投入,攻关煤炭清洁高效技术,积极发展可燃冰、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坚持推动创新发展,逐步转变能源行业由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坚持“减煤、稳油、增气、提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但是在农村取暖等问题上,要实事求是,宜煤则煤、宜电则电,不能搞用电用气“一刀切”。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要积极进行石油能源替代。要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尤其是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气产能稳定增长,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方面有9家企业,在陆上风力发电方面有5家企业进入各自领域的全球排行榜前十名。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也取得重大进展。这方面科技攻关力度要继续加强。(作者:陶满成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