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当今世界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生物医药技术及产业化提升作为国家战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施科技振兴计划、完善关联产业制度等措施,加速抢占新一轮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制高点。从全球来看,生物医药方兴未艾;从国内来看,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内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这同时吸引着国内外的制药企业深挖中国市场。
临床需求趋势。在不健康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群体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以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在诊断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逐步增加,基于抗体的免疫诊断等临床诊断方法的推广对于提前发现疾病,减轻病人自身和全社会的医疗负担具有重要作用;而单克隆抗体等生物药物对于提高疗效和治疗精确度、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人民健康意识、个人消费能力的提升,"治未病"意识得到大幅度增加,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也逐年增加,这都促进了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升级,同时也促进了生物药国内市场的发展。
政策、技术助推国内生物药发展。2020年开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外爆发,暴露出全球各国在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方面的短板。疫情发生以来,各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已经加大了相关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投入,开展了各类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预计政府将持续鼓励社会各界针对新冠肺炎以及其他各类传染疾病的基础研究,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投入将持续加大,各类疾病检测设备和试剂的研发也必将更加受到重视。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行业为以上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工具和支持,也将持续受益。目前,国内通过颁布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审评审批、生物安全立法等多方面鼓励政策来促进生物药创新和生物类似药研发。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出将加强生物制品监督管理,规范生物制品批签发行为,助力国内生物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行业重组、整合,加快集聚发展。我国生物药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增长,生物药产业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相对发达地区,且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当前我国生物药行业正在加速行业整合,以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生物制药行业发挥集聚效应,进而提升行业的实际竞争力。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及国家相关政策可以判断,未来几年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在CRO、CMO、CSO领域将逐渐出现巨头型企业,并且目前国内发展较为靠前的生物医药产业龙头企业通过资本方式正快速跑马圈地。另外由政府或园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也在摸索企业负责源头创新,园区配备相应服务机构(目前主要是CRO、CMO2017年开始快速出现),让科学家专注于早期研发环节,通过规模化的服务平台加速创新进程。如苏州BioBAY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如技术服务、供应链服务等。
智能化、数字化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数据及智能技术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研发智能化:全球大量药企如Merck,Novatis,Roche,Pfizer,Johnson&Johnsone已经开始探索人工智能与新药研发相结合,通过智能技术加速新药研发进程,提升研发效率。目前主要智能化应用包括开展新药设计、理化性质预测、药剂分析、疾病诊断靶标、药物组合使用等研究。并且在药品研发过程中数据已经无处不在。
产业数字化协同:生物医药产业业态复杂化程度高、细分领域多,各产业链环节间信息孤岛较为严重,产业协同效率交叉。如何构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源协同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打破信息不对称,加速信息及资源的流通及交易频度日益重要。
存在的风险。国内生物药行业发展原本滞后于全球市场,也使得产业链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断层现象明显;再者,生物药的研发是一项漫长、复杂和昂贵的过程,过程中存在在研临床试验结果无法达到预设目标、推广不及预期、盈利能力差、资金链断裂、技术更新换代等潜在风险,增加了生物药发展的不确定性。
总的看,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落后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在政策的驱动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迈入新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期,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医药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生物药已经在制药领域中占有核心地位。(作者:任海平系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