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把控: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与风险防范》,杨宜勇、李璐等著,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底线把控: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与风险防范》(以下简称《底线把控》)一书的出版,旨在唤醒全党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防范重大社会风险的技巧。众所周知,越是高度发达的社会,风险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风险防范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总体可控、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同时,从我们党一脉相承的强烈忧患意识出发,突出强调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要求全党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
风险好比糖葫芦,总是一串一串的。本书认为,我们在新时代要注意防范外部环境风险,更要注意防范内部经济社会风险。一方面,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尽管世界经济整体保持增长,但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未消除,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各类风险加快积聚。另一方面,过去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掩盖了一些矛盾和风险。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正在显露,就业也存在结构性风险。要主动构建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经济社会风险的防火墙,这样做有利于各个化解之。
中宏观察家 杨宜勇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底线把控》一书聚焦全社会防风险这个重大任务,有的放矢。显而易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将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只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才能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其中,着力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也至关重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书强调,着力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必须首先保证不出现重大社会风险或在出现重大社会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这是底线。当前社会风险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社会风险演化为政治风险。
责任重于泰山。《底线把控》一书号召,面对日益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对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既要善于补齐短板,又要注意加固底板。必须层层负责、人人担当,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坚决战胜社会领域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必须做好社会风险的管控、化解、应对、处置工作,做到全方位、全过程治理风险。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重大社会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这是积极作为的中线。
学习永无止境。《底线把控》的出版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各级党委和政府防范重大社会风险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通过加强学习切实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社会风险防控好,既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推给上面,也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留给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书强调在社会风险治理方面,既重视治标,又重视治本,要求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这是防范重大社会风险的高线。作为执政党,在重大社会风险面前,主动迎战才有生路,逃避退缩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和乡镇的基层领导一定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冲锋陷阵。全体党员只有不断加强斗争历练,持续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社会风险挑战,才能切实把基层和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