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认识国家“双碳”战略
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碳减排目标,是党中央应对全球温室气体上升导致人类气候灾难的重大决策,是我们中国对世界各国的庄严承诺。由于我国是全球第一碳排放大国,我国“双碳”目标能否实现,将直接影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能否实现,也将直接决定全球气候灾难能否有效避免。因此,实现“双碳”目标既是世界各国对我们的期盼,也是全国上下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为此,全国从中央部门到各级政府,正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制定政策,落实措施,以抓铁留痕的精神,扎实推进碳中和绿色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双碳”目标。
当然,国家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有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按照“双碳”总体目标和绿色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积极有序推进,切不可搞运动式减碳和“一刀切”的减碳。
二、国家实施“双碳”战略的路径选择
实施绿色发展和“双碳”战略,需要加快推进以下工作:
(一)加快全国生产力布局调整。我国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东中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生产力发达,拥有非常完整的工业生产及其配套体系,是国家经济重心,2000年来,尽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不仅没有改变,还有越来越严重的情况。这生产力不协调的布局结构,为我国能源资源提出了挑战。大家知道,我国能源资源大部分在西部地区,尤其是能源,无论是风光水可再生能源,还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均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过去较长时间主要靠铁路、公路和管道油路将煤炭和石油送到东部沿海地区,造成我国典型的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格局,特别是大量煤炭长距离外运,导致社会物流成本很高,经济效率低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粗放的主要原因。现在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我国传统的用能结构必须做调整,如何更好更多开发利用西部风光资源摆在我们面前,如果这一步走不出来,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双碳”目标难以实现,我认为加快国家生产力布局调整,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思路是将东中部高载能行业的企业尽快向西部风光资源富集地区转移,这些高载能行业包括电解铝等有色金属冶炼及其下游产业,钢铁等黑色金属冶炼及其下游产业,水泥及其建材产业,特别是数据中心等高耗电行业企业,可以通过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优惠电价,鼓励这些高载能行业企业向西部转移。当然,这项措施不仅是国家“双碳”战略的需要,更是新形势下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对资源吃干榨净、废物资源化利用、旧物再利用。这方面国家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各地发展循环经济园区,企业利用循环经济理念设计生产流程和工序,取得了很好效果。值得重视的是,把空气和煤电尾气中二氧化碳收集起来,与氢合成制甲醇,用甲醇替代煤炭直接燃烧乃至替代车用汽柴油,是典型的循环经济项目,可以构建起碳中和能源供给体系。目前5千吨级项目已经在我国试验成功,需要尽快推进工业化。
(三)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就是工业企业生产集中在园区,做到生产园区化、园区生产无污染排放,从而实现总量上控制污染排放目的。这项工作自上世界90年代国家经贸委大力推进以来,经过多年积极有序推进,效果非常显著。比如我们的煤化工园区,可以做到将所有的废物实现资源化利用,比如用煤渣制水泥,用废水清洁化处理后循环利用,将废气中二氧化硫合成制硫酸,最后再将二氧化碳也与氢合成制甲醇,就可以完全做到零污染排放。从宏观角度,就把分布在各地直接燃煤造成的污染,在园区进行废物再利用处理,大大降低了总体污染排放。
(四)鼓励企业生产绿色低碳产品。这是与绿色低碳产品有效供给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通过实行绿色低碳铭牌制度,通过强制性标准推广绿色低耗产品,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低碳产品,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创造市场空间。
(五)大力推进煤炭清洁化、低碳化利用。众所周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大国,实现“双碳”目标,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必须处理好履行减碳承诺与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的关系。前一段时间因煤炭短缺发生缺电危机就给我们上了一课。因此,今后我们还需要有序开发利用煤炭,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基本需求。但是,今后我国煤炭开发利用不能继续走粗放路子,必须尽快走上清洁化利用路子。为此,必须适度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通过煤化工生产甲醇,利用改性甲醇技术生产改性甲醇燃料,替代工业和民用直接燃烧用煤和车用汽柴油,这是一项国家大战略。这里大致介绍一下:改性甲醇燃料是在工业甲醇中加入改性剂和热值剂形成的燃料,克服了甲醇作为燃料具有易挥发、腐蚀性、溶胀性缺陷,因此可直接用于汽车柴油车,还可大规模替代煤炭作为锅炉、窑炉和居民炉灶燃料。我们说发展改性甲醇燃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国家战略,理由如下:一是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对甲醇应用批示了两次,韩正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也多次批示。二是发展改性甲醇燃料是避免石油断供、减少外汇支出、争取外交主动、减低战争风险的可行措施。三是改性甲醇燃料具有较好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市场前景,市场规模在万亿以上,是一大新兴产业。四是发展改性甲醇燃料是促进煤炭清洁化利用、改善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效措施。五是发展改性甲醇燃料是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潜力的有效手段。
(六)加快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尤其要加快西部地区超大规模风光资源开发。就是在我国青海、新疆、甘肃、西藏等地选择若干风光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布局若干上亿千瓦级的超大规模风光发电基地,利用白天富裕光能电解水制氢、夜间用氢发电弥补电力不足,通过特高压输电方式,将均衡电力送到东、中、南部电力需求端。同时,在电力需求端,在夜间电力负荷低的时段,利用低电价机制,电解水制氢,降低氢价格,促进氢动能车等氢产业加快发展。
(七)大规模植树造林、尤其是发展油料能源林。大规模植树造林,是形成碳汇林、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措施。但是一般林木经济性不高,不可持续。大规模发展油料能源林,不仅可形成碳汇林,还可增加生物质油料供给,减少石油进口,可谓一举多得。这项工程的思路是:我国现有闲置的荒山荒地资源32亿亩左右,包括8.1亿亩宜林荒山荒地,15亿亩的盐碱地、沙地以及矿山、油田复垦地等边际土地。利用这些荒地因地制宜种植能源油料树,包括麻风树、文冠果等,可以形成相当可观的能源油料林,也叫“绿色油田”,发展生物柴油,同时也是典型的吸碳吐氧的碳汇林。这项工程技术可行,资源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广阔,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对于增加柴油供给、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均具有重大意义。
(八)在城市建造立体园林建筑、打造绿色碳中和城市。我国城市仅占国土面积的3%,碳排放却占70%,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区域。立体园林房是先进的住房模式,这个住房模式让住在高层楼房的住户每家都有前庭后院,简单说就是将地面园林别墅建到了空中,集碳汇房、健康房和庭院房于一体的住房模式,是未来城市住房发展的方向。从城市建设来说,在城市大力发展立体园林房,幢幢高楼成为参天大树、吸碳吐氧,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就成为森林城市,成为发展碳中和城市的有效措施。应当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思路积极有序推进立体园林住房建设。
三、加大“双碳”绿色发展战略政策支持力度
实施“双碳”发展战略,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选择,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绿色低碳发展激励机制。制定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价格、技术经济等优惠政策,鼓励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发展循环经济和生产低碳绿色产品。这里面,我认为国家产业政策应该加大力度,对高载能行业企业向西部风光资源富集地区转移,金融政策方面应当尽快实行绿色信贷政策,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等绿色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同时,绿色低碳财政补贴政策,对一些绿色低碳高技术项目加快科技攻关,比如二氧化碳与氢合成制甲醇项目等,给予首台套政策优惠。
(二)建立优秀绿色低碳科技成果的遴选和推广机制。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颠覆式技术或者过不了评比关,同时,由于没有好的政策和机制,很多好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得不到推广应用,而一些落后技术和淘汰技术却滥竽充数、到处推广,出现了技术推广领域劣币淘汰良币现象,严重打击了企业尤其是民间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这种状况必须尽快纠正。新技术遴选推广机制如果能够早日建起来,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建立新技术推广机制中应当更多地使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比如合同能源管理、能效电厂等机制。
(三)实施绿色低碳消费战略。绿色消费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为此,要建立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鼓励居民优先购买经过绿色低碳环保标识认证的产品,以及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的产品,积极引导和鼓励绿色低碳消费。
(四)加快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评估和奖惩体系。为了适应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在经济核算体系中,应当把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失及环境保护纳入对地区、企业统计范围,形成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体系,并定期公布结果。应将核算统计结果的发布与各地党政的政绩结合起来,形成奖优罚劣的环境,形成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政绩观和用人导向。
(五)大力培植绿色品牌企业。品牌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我们要高度重视培育和扶植行业绿色龙头企业,鼓励产业积聚,以产业集群思路打造绿色产业基地,形成以绿色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国际化市场体系、专业化设计公司、专精尖技术企业为基础的绿色产业发展格局。绿色低碳企业应当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把循环经济理念落实到企业的每个产品和每项生产工序中,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企业发展战略、生产流程、营销模式和企业文化,做到废物资源化利用和零污染排放,生产能效高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形成绿色品牌竞争优势。政府要鼓励企业向全国知名的绿色品牌企业靠拢,成为配套企业或生产基地,以产业集群思路共同打造国家级绿色品牌航空母舰。
(六)建立绿色低碳企业评估、优选和宣传机制。应当发挥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的作用,定期评选全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先进的绿色品牌产品和生产企业,鼓励各种传播媒体大力宣传绿色品牌和生产企业,形成有利于优强绿色品牌产品和企业加快发展的氛围。【作者:唐元,中宏观察家,国务院研究室原专题调研组组长(正司级)、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