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2.5%。
一、对当前物价数据的判断
(1)CPI积累上行动能
三季度以来,7月份CPI同比上涨1.0%,8月份同比上涨0.8%,9月份同比上涨0.7%,10月份,CPI同比增速突破一年来的高点,达到1.5%。CPI正在积累上行动能,逐步走高的可能性大。
猪肉价格对CPI的拉低作用不断减弱。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4%,但降幅比上月收窄2.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44.0%,比上月收窄2.9个百分点,依然是影响CPI最重要的因素,猪肉价格同比下降使得CPI下降约0.98个百分点。生猪价格近期有所反弹,随着去年同期基数回落,高基数效应将不断化解,预计猪肉价格下降对CPI的拉低作用将不断减弱。目前阶段生猪供给总体充足,生猪价格还会在底部运行一段时间,预期明年二季度左右猪肉价格会迎来拐点,届时,猪肉价格上涨将成为拉高CPI的重要因素。
生产端的价格上涨终会传导到消费端。10月份,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1.4%。食品中蛋类价格上涨12.6%,水产品价格上涨8.3%,食用植物油上涨9.3%。非食品价格上涨2.4%;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7.0%、2.9%和1.7%。随着上游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走高,价格一定会向中游、下游传导。原材料、包装材料以及运输费用都在涨价,下游消费端的产品提价将不可避免。调味品、速冻食品、纸巾等消费品已开启提价模式。
(2)PPI触顶可能性大
10月份,PPI创历史新高,同比上涨13.5%。主要归因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影响PPI上涨约13.36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66.5%,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25.7%,加工工业价格上涨10.8%,而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6%,相对较为温和。
美国正式启动退出量化宽松。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为应对疫情冲击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给新兴经济体带来输入性通胀。10月份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达到6.2%,这将产生外溢效应,推升全球通胀预期。2021年11月4日,美联储宣布从11月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大宗商品很有可能已见顶。
国内加强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一段时间以来,以煤炭为代表的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在能源结构转型、安全、环保等约束下,去产能政策降低了部分产能。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了103.7%。随着这些资源产能、价格调节起作用,相关商品的价格已向合理区间回归,这一因素使PPI触顶的可能性较大。
随着PPI触顶,CPI可能上行,剪刀差见顶可能性大。PPI与CPI的差在10月份达到12个百分点;8月份是8.7个百分点,9月份是10个百分点。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说明生产端的价格上涨向终端消费的传导较为缓慢。未来一段时间,预期CPI将温和上行,PPI将触顶,剪刀差见顶后逐渐收敛的可能性大。
二、食品价格不具备大幅上升的基础
当前,除猪肉价格因基数效应同比下降以外,蛋类、水产品、食用植物油、鲜菜等都有较大涨幅。然而,从农产品供应的历史来看,食品价格会出现波动,但不具备持续大幅上升的动能。粮食的生产周期较短,供给弹性较大,只要价格上升,生产和供给很快就会上升,促使价格回落。生猪价格虽然表现出周期性,但猪肉的实际价格和20年前相比,并未有显著的涨幅。
食品价格不具备大幅上升的基础,是因为农业技术进步会增加粮食产量。据农业农村部的消息,今年全国秋粮增产,全年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人口增速不及粮食产量的增速,对粮食的需求增加有限,这一供需状况决定了粮食的实际价格不具备持续上升的动能。同理,最近的蔬菜价格上行也不具有持续性。10月份,受降雨天气、夏秋换茬、局部地区疫情散发及生产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叠加影响,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5.9%,环比上涨16.6%,影响CPI上涨约0.33个百分点,是10月CPI上行的主要因素。但是,蔬菜生产周期较短,产能恢复较快。蔬菜价格上涨会刺激菜农扩大生产,随着产量增加,以及供应链强化保障,鲜菜价格持续攀升的可能性不大。
三、能源价格中枢上行是大势所趋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每一个国家的责任。我国履行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责任,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能源消耗上,我国实施“双控”政策,既控制能源消费强度,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仍处于中高速增长当中,对能源需求的增长还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在上述背景下,能源结构转变势在必行,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比重,提高新能源比重。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的成本相对传统能源没有任何优势。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还受到气候不稳定的困扰,对新能源电力的储能、消纳能力还有待技术突破。核能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挑战。总体来看,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还在增长,能源结构转变使得能源成本上升,“双控”“双碳”约束迫使全社会提高能源使用价格,努力构建节能减排的社会。
能源价格中枢上行,会激励全社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发电将向煤炭主产区、新能源富集区集中。工商企业会加强技术改造,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和碳排放。交通出行将向节能减排演进,电动车占比将增加,省油车型更受市场青睐。消费者会节约能源使用,尽量使用电力取代传统化石能源,且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袁正,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