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正加速重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并引领产业转型的新引擎。在数字经济的带动下,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数字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数字农业不仅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的发展。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夯实数字农业基础,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提升和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强调要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要求,强调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改造。毫无疑问,数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支撑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在数字农业发展环境方面,加大政策资金投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数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依靠数字技术的进步为其提供技术资源,更需要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为其提供保障。无论是在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推进农业数字技术产业集群建设,还是引导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都扮演着重要的规划协调者与投资方的角色。在政策投入方面,应发挥政府角色作用,完善和落实数字农业相关政策,对已出台的支持政策的执行情况由各有关单位进行自查,使支持政策在农业数字化转型和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效能得以发挥。在资金投入方面,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关注中西部农业数字化投资力度偏弱的省份,同时借鉴其他省市先进经验,设立数字农业发展专项基金,转变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数字农业相关领域,打造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夯实数字农业发展根基在数字农业信息基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农业发展根基。农业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数字农业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但在电脑电话数量、固定宽带速率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量等方面,农村与城市、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要促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至与水利、电力、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是加强农村宽带接入端口建设、网络通信基站建设等,不断提高带宽、升级网速,推动信息服务深入农村基层,使网络体系和移动终端能够成为贫困地区农户破除地理因素限制并及时获取农业农情、市场等信息的重要途径,逐渐实现各地区间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二是加快推进以5G、物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移动、高速、泛在的新一代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使农村网络延伸覆盖以保障农业数字化系统和装备的相互配合与高效应用,缩小由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导致的农业“数字鸿沟”,夯实数字农业发展根基。发展数字农业新基建在数字农业技术支持方面,加大农业数字技术产业发展力度,发展数字农业新基建。随着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遥感观测与导航定位等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不断融合,农业信息的获取与检测更需要提高质量与效率,这依赖于农业数字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数字技术产业发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装备制造有机融合,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质效。另一方面,要注重搭建农户、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相关主体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农业信息多层次的实时反馈与交流。在技术层面,要大力发展以农业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农业新基建,搭建农业大数据云共享平台、智能化农情监控平台、农产品可追溯平台等。农业大数据云共享平台注重农业数据的采集质量,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提供数据云共享服务。智能化农情监控平台可将现代化农业装备与信息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在全面的农情感知系统、可靠的数据传输系统以及高效的智能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实现平台智能分析、联动控制和精准干预。农产品可追溯平台能够及时收集农产品从生产到仓储再到销售全过程的数据信息并反馈给消费者,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视化,让消费者更安心。
让网络成为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业态,让数字成为新农资。数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正逐步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民数字化水平提高的强大动力。【作者:张鸿,中宏观察家、西安邮电大学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