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绿色固收类产品在中国境内资本市场上获得了快速发展。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绿色债券存量为8132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且尚无违约案例,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同时,银保监会在2021年工作会议中明确把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纳入到今年八大重点工作任务中,为进一步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而随着“30·60目标”的有效部署与持续推进,中国绿色金融产品,尤其是以绿色债券为主的绿色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发展空间巨大,发行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尽管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但参与到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及其他绿色固收类金融产品市场中的境外责任投资者相对较少。本文将从中国绿色固收产品投资价值、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市场发展建议。
一、投资价值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大幅下滑,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或萎缩3.5%。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GDP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如图1所示,IMF对中国2021年经济发展的预测已接近于其在2020年1月疫情完全爆发之前发布的预测。相比其他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疫情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与发展为绿色固收类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从投资收益层面来看,相较欧美发达国家的国债,中国债券市场收益率受益于票面利率整体较高,具备明显优势。以5年期国债为例,通过对比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的国债收益率可知(图2),中国国债收益率长期来看整体高于其他欧美主要经济体,且在疫情发生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发生断崖式下跌的时期,中国国开债收益率经历短暂下跌后迅速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并保持总体稳定,体现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对于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支撑作用,中国债券市场的票息优势或将长期存在。
具体到绿色债券层面,据《2019年中国绿色债券运行报告》显示,2019年1-3年期AAA绿色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为4.22%,3-5年期AAA绿色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为4.42%。同年,据Kapraun(2019)研究所示,国际上发行的绿色债券平均票息率为3.40%,发行收益率为3.27%。相较而言,中国绿色债券的票面利率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长期投资回报相对更具吸引力。同时,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尚未发生任何违约案例,整体信用良好。
为进一步追踪绿色债券市场总体价格变化情况及各项细分指标,各国际机构陆续推出了绿色债券指数,以便进行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国内普通债券市场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总体价格走势的横向比较。本文选取上证绿色债券指数、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标普500债券指数、标普绿色债券精选指数、Solactive绿色债券指数作为代表性指数,对于中国绿色债券与国内一般债券、国际绿色债券及国际一般债券进行对比。相比而言,绿色债券指数年化收益率整体高于国内及国际一般债券指数,也优于国际绿色债券指数。由于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的基准利率基本维持在-1.25%-0.25%的水平,其绿色债券票面利率普遍较低。如表2所示,反映国际绿色债券市场情况的标普绿色债券精选指数(美元)和Solactive绿色债券指数近三年年化收益率为3.22%和2.90%,仅为上证绿色债券指数近三年年化收益率的一半左右,说明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总体投资价值高于国际水平。
二、绿色固收类产品介绍
中国现有固收类绿色金融产品主要为绿色债券,本部分将重点介绍绿色债券相关产品及其他诸如绿色信托等固收类绿色金融产品发展现状。
(一)绿色债券
自2015年12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后,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建设才将拉开帷幕。短短5年时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猛,截至2020年底,其累计发行规模已超1.4万亿元,存量达8132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如图3所示,近5年中国境内普通贴标绿色债券发行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度发行总规模相对较稳定,除2019年增长较多外基本维持在2000亿元上下,平均每只贴标绿色债券产品规模由2016年40.5亿元/只下降至2020年的10.2亿元/只。总体而言市场中可供选择的贴标绿色债券产品日趋丰富,产品规模向小而精的趋势演变。
此外,在绿色债券的分支下,还有更为针对“30·60”碳目标设立的碳中和债券,进一步丰富了绿色债券产品序列。自2月7日首批64亿元碳中和票据发行以来,由非金融企业发行的碳中和债券累计发行20余只,募集资金规模已超230亿元。3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发行200亿规模的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以碳中和债券为成分券,3月17日中债金融估值中心于试发布了中债-碳中和绿色债券指数,该指数涵盖15支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经估算,这15支成分券所投资的各绿色项目建成运营后每年可减少约6821万吨二氧化碳,让责任投资者直观体会到自己的投资行为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低碳环保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推进,碳中和债还有巨大发展空间,有望成长吸引境内外责任投资者的增长点。
(二)绿色债券公募基金
基于绿色债券衍生出来的投资产品还有绿色债券基金,虽然二者投资对象皆为绿色债券,但其性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绿色债券投资一般一次只能购买一种债券,投资者需独自承担该债券自身的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且需花费时间与精力自行分析市场价格,决定买入时机与品种。而区别于直接投资单一绿色债券,绿色债券公募基金由专业机构管理,可进行分散化投资,即按一定比例同时配置多只绿色债券,降低投资组合风险。目前国内绿色债券基金仍处于起步阶段,仅发行2只绿色债券主体基金。
2018年1月,“富国绿色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成立,成为中国首支聚焦于绿色债券投资的公募产品。该基金目前最新规模为3.99亿元,运作方式为定期开放式,每个封闭周期持续一年,封闭期内杠杆率最高不超过2倍,且不受日常申购赎回影响,可在保障基金业绩稳定的同时有效提升收益水平。2020年7月,兴业基金发行“兴业绿色纯债一年定开债券基金”,该产品投资于符合绿色投资理念的债券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目前最新规模为16.61亿元。总体而言,以绿色债券为主题的公募基金等面向大众的投资工具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绿色理财产品
随着投资者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银行理财产品也逐渐向绿色创新靠拢。十年前金融市场上便出现了低碳概念理财产品,如光大银行2010年4月推出的“阳光理财·低碳公益理财产品”,可让投资者在赚取理财收益的同时,将一部分理财收益用于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额度。2016年,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与绿色债券市场初步建立,兴业银行便推出了以绿色环保项目和绿色债券为投资标的的绿色理财产品“万利宝-绿色金融”,该理财产品期限为5年,初期成立规模为20亿元,首个投资周期参考年化净收益率为4.0%,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追捧。2019年,中国银行也推出了首支绿色证券主题理财产品“中银策略——稳富(定期开放)12个月”,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3.55%-4.10%,募集规模上限为50亿元。通过上述类型产品,广大投资者得以走近绿色金融与责任投资,进一步支持中国绿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除此之外,近两年兴起的ESG主题理财产品也与绿色理财产品密不可分。ESG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的英文缩写,其中E所强调的环境与绿色金融产品高度相关。因此,中国ESG主题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多涵盖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ABS)、绿色产业/项目等,以及民生、普惠金融、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相关的标准化资产。据诠资管系列日报报道,截至2021年3月15日,市场上共有67款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存续,其中固收类27只,“固收+”类11只,主要发行机构有华夏银行(42只)、农银理财(14只)、华夏理财(4只)、建信理财(3只)等。通常银行通过此类理财产品募集到相应资金后,再以信贷、债券、债权、股权投资等方式为绿色企业提供融资,将社会资本导流至绿色产业,以绿色金融支持企业绿色发展。
(四)绿色信托
根据《绿色金融术语手册2018》给出的定义,绿色信托指信托公司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经济活动,通过绿色信托贷款、绿色股权投资、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产业基金、绿色公益(慈善)信托等方式提供的信托产品及受托服务。据《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2020)》披露的数据所示,近年来存续绿色信托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绿色信托存续资产管理规模为3354.6亿元,同比增长152.94%,绿色信托存续项目数量为832个,同比增长101.45%(见图5)。
数据来源: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2020)
但截至2019年末,中国信托公司总受托资产规模为21.6万亿元,绿色信托规模仅占其中1.55%,相较整体信托产品市场规模绿色信托占比较低。且据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所示,当前中国绿色信托产品组成结构仍以绿色信托贷款为主,其他面向投资者的债券、资产证券化、以及PPP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模式的绿色固收类信托产品则较少发行。以《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2020)》在绿色发展章节重点展示的9个绿色信托产品实例为例,其中5例为绿色信托贷款相关,绿色资产证券化、股权、产业基金、供应链业务等绿色信托产品与服务各1例,除绿色信托贷款外的绿色信托实践仍处于发展初期。绿色信托贷款是信托产业中较为普遍的业务模式,因其交易流程结构较为简单,能有效发挥信托融资的资源高效配置优势。部分资质较低的绿色企业或绿色项目通常营利性较普通企业低,可供抵押的资产较少,较难通过银行获取贷款融资,绿色信托贷款则为该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选择。
目前公开数据中尚无对绿色信托贷款总体规模的统计,仅有人民银行对绿色信贷(包括信托、非信托机构发放的绿色信贷)总体规模的统计情况,即绿色信贷提供了中国约90%以上的绿色融资,截至2020年末21家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超11万亿。在现有的证券化框架下,持有绿色信贷的原始权益人(如商业银行)可将绿色信贷资产为融资基础出售给由信托公司组建的信托型SPV,由SPV以证券的方式销售给投资者,实现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并进行流通。因此,11万亿的绿色信贷余额为绿色信托中的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除绿色信贷之外,绿色资产证券化还可应用于企业资产与金融资产,绿色企业可根据自身资产类别及融资需求灵活选择。
为促进绿色信托产品标准化建设与发展,中国信托业协会于2019年底发布了《绿色信托指引》以促进信托行业绿色转型和深化发展,加上银保监会将发展绿色信托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之一,投资者对绿色信托产品的关注度逐渐提升,绿色信托产品类型也日益多元化。例如中航信托发行的“碳中和”主题绿色信托计划和兴业信托发行的“兴业信托·利丰A016碳权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平安信托发行的“新苏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绿色资产支持票据信托”等,中国绿色信托产品将更加多元化、标准化发展,有望成为面向责任投资者的下一片投资蓝海。
三、政策建议
(一)鼓励发行绿色债券主题公募基金
绿色债券投资门槛相对较高,不利于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参与到投资活动中,而目前中国市场上绿色债券主题公募基金品种较单一,数量严重不足。建议加大绿色债券主题公募基金发展力度,结合绿色债券市场实际情况,积极创设绿色债券主题公募基金与绿色债券指数基金,促进绿色债券主题公募基金多元化发展,提升绿色债券投资产品的供给,吸引境内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绿色证券市场。
(二)积极发展和创新各类绿色固收类金融产品
中国绿色固收类金融产品体系日趋丰富,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例如绿色信托产品发展相对单一,绿色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较小等,中国绿色固收类金融产品潜在发展空间巨大。为满足各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融资需求,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应进一步丰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结合地方特色与产业特点积极发展和创新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加强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支持,拓宽境内外责任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在为绿色低碳企业或项目融资的同时加强社会责任投资意识,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中来。
(三)推动绿色金融机制创新、落实绿色金融产品服务
创新绿色债券设计机制,提升绿色债券市场流动性。可参考德国在绿色债券市场中引入的“孪生债券”机制,该机制允许德国绿债投资者随时将所持有的绿色债券转换为同票息同期限的德国主权债券,从而提高绿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此外,加大各类绿色金融产品信息披露力度及产品宣传力度,打造绿色金融特色品牌,提高公众知名度与信誉度。
(四)加强金融从业者绿色发展意识与绿色金融知识
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绿色金融知识专项培训,切实针对不同人群绿色发展意识与绿色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开展培训,提升金融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发展匹配融资渠道,并为广大投资者提供直观的绿色金融知识宣传,有效引导投资者树立责任投资观念,将社会资源引入绿色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