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8月20日电(实习记者 虎靖杰)8月18日,由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宏网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东北与东北亚经济趋势论坛”在辽宁大学召开。辽宁大学百余名教师与来自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游宇出席论坛并主题发言。
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游宇
以下是游宇的发言:
各位领导、专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大数据、宏经现时预测与辽宁科学决策”。
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如果没有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来源,就很难做出精准决策和制定科学的规划。当今时代,数据也被称之为第四大生产要素。如果我们能在数据上有所突破,将之服务于“十四五”规划,会对辽宁省未来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传统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存在时滞性。例如,衡量宏观经济发展的指标如GDP,往往要延迟一个季度才能获得数据,监管部门难以对当下宏观经济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制定及时有效的政策措施。比方说这次新冠疫情,暴发的非常突然,是个难以预期的经济冲击。如果有非常及时的数据支持,我相信政府的决策会更加及时而有效。
我们可以看看世界各国宏观经济监测使用大数据的情况。首先是美联储,它每个季度会采集上百个变量(指标),这里面很多是对经济具有前瞻性的指标,可以对未来三年进行预测,很有实用价值。其次,欧洲统计局也与私人机构德国GOPA集团合作,实施“大数据和宏观经济监测”这样一个项目。包括我们国家统计局也有“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人民银行也采用“季度计量经济模型”。还有我们国内的私人机构万德数据,它是目前中国做数据最好的,可以实现核心数据发布5分钟内在终端展示。
到我们辽宁省的情况,目前基于大数据的宏观经济监测是一片空白。现在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式采集数据。据我了解,目前辽宁省发改委也是人工汇报报表,再实现汇总,比较繁琐,而且成本比较高,需要大量的人力。如果说我们能各项数据通过接口自动整合到数据平台,将非常有利于我们进行下一步数据分析。
这个平台的技术基础主要依赖于数据方面的两大技术,一是大数据,另一个是宏观经济现时预测。大数据,先简单介绍一下,近几年我们提得比较多,它首先在数量上非常庞大,我们尽可能使用总体数据,而不局限于抽样样本,这样就实现了数据的极大扩容。然后是数据种类,它包括方方面面的数据,像统计数据、税务数据、海关数据、交通数据和电力数据等都非常非常有用。还有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移动通讯数据、互联网消费数据、搜索数据等,其实都是可以帮助我们做精准决策的。我们传统的经济学研究注重因果分析,而大数据更多是分析数据的相关性,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做预测。现实预测,与一般预测的区别就在于对经济运行进行即时的监控预测,能够有效对正在发生的宏观经济冲击做出反应。
为什么科学决策需要大数据与现时预测支持?首先是数据的重要性,是经济增长的一大要素。再就是准确性,大数据不会撒谎,它很容易可以和我们的统计数据进行一个比对,有可能帮助我们校对统计数据。另外就是,相较于调研、调查问卷收集来的数据,我们大数据还可以覆盖更广的范围,例如互联网的消费数据就可以作为我们决策的基础数据。
因此,我们构想的就是建立一个智网平台。首先,第一阶段,我们第一步就是想通过发改委的这个平台确定需要通过政府渠道收集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细目及数据来源,包括税务、海关等各方面的数据。然后,第二步就是与各政府渠道签订数据使用协议。通过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如果能有数据中心的话,肯定是设在发改委指定的地方,数据中心实行封闭式访问,保证了数据的保密性。最后,有了数据之后就可以推出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初级版。
第二阶段就是把企业数据纳入进来,包括支付宝、微信、中国移动等消费和信贷数据。其实,支付宝、微信里的信贷数据对小微企业来说,比银行数据更有价值。这样的话,通过纳入企业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升级我们的数据库,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最后阶段,我们理想的情况就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实现,我们就可以在全省范围、东北乃至全国逐步推广经验。
我们的目标是比较大的,想在经济、社会、生态、民生等各方面都实现监控和预测。然后,我们在这里罗列比较重要的一些指标。首先是经济发展的,比较丰富,例如包括金融发展、经济结构、经济趋势、金融风险等等。然后还有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明、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等等。然后是生态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等等,还有民生福祉等。未来,我们还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数据收集的广度。
大概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