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工业4.0)更具颠覆性、革命性和爆炸性。例如,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重要技术必将走向聚合,5G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生物工程、可控核聚变等,将从各个层面改变行业与社会面貌,在医疗、教育、农业、制造和服务等广泛领域,催生巨大的经济增长新机会。可以说,谁占据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尤其是以颠覆性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制高点,谁就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变革的未来,且必将对重塑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体系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以颠覆性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更加考验人类社会对技术的掌控能力和伦理价值定位,以及它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等的深刻影响或挑战,这就为我国加快提升国际、国内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国际视野、国内实际精要剖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竞争格局、前沿动态及其存在的机遇、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推动我国工业4.0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视阈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国际竞争格局
德、美、日、中、印五个主要大国都在加速推进其本国工业4.0建设,在目前全球已知的上百个制定第四次工业革命战略的国家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追踪这些主要大国的工业4.0战略和颠覆性技术前沿发展动态,将有助于我国不断做好自身战略定位,逐渐占据第四次工业革命制高点。
1、德国的"工业4.0"战略:德国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工业4.0"战略,其特点是借用最新的物联网、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技术实现经济运行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典型措施包括:德国政府、行业协会等成立了指导委员会与工作组来推进工业4.0战略,并且在标准、商业模式、研究开发与人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融合相关国际标准来统一服务和商业模式;建立适应物联网环境的新商业模式,使整个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能够与机器和设备制造商及机电一体化系统供应商联系更紧密;支持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联合开展自律生产系统等研究;加强技能人才培训,使之符合工业4.0的需要。
2、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建立"工业互联网联盟",美、日、德等100多家企业和组织加入其中,共同商定物联网标准化的基本框架以及分析应用的创新实践。工业互联网使行业边界变得模糊,大数据解析越来越成为企业创造新价值的重要来源。同时,美国持续性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使其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强有力竞争者,美国在基础研究领域有长期的优势,也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通讯、区块链等数字领域具有底层的技术优势。一些颠覆性技术如Facebook倡导发起的Libra加密数字货币,具备颠覆现今国际、国内金融体系的可能,应对这些颠覆性科技尽快加以重视研究。
3、日本的超级智能社会战略:尽管日本在2015年推出"机器人新战略",但更恰当的概括应是"超级智能社会战略",即日本政府在长期愿景中着力推动公共和私人领域紧密结合,大力推动其经济自动化、智能化,并通过发展新能源、精准医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试图在全球首先构筑一个超级智能社会,这一智能社会根本目的在于解决日本的老龄化、医疗、能源可持续等社会问题。与对美国、德国的关注相比,我国对日本颠覆性技术关注度较低,应加强对日本新能源、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重视和研究,这些将直接为解决我国第四次工业革命中面临的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提供前沿经验。
4、中国制造2025战略:2015年,我国同样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旨在十年内将我国打造为制造业强国,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尽管这一战略遭遇美国政府攻击,这也恰恰说明了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国际竞争中先知先觉,在推动工业4.0方面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且目前正加速赶超第一梯队阵营。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李克强总理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使得我国的创新创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资金、生态支持。可以说,我国在推动工业4.0上的产业政策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建设等都成为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的竞争力保障。
5、印度的"数字印度"战略:"数字印度"战略是印度近几年政府的主要战略目标,主要包括建立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数字手段提供服务和提升数字素养和知识公平三个方面。2015年印度发起了"印度制造"倡议,致力于促进其向世界制造中心转变发展,在制造业、智慧城市和整体基础设施方面,充分利用工业4.0的概念和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等以促进其发展。2016年印度政府启动"印度创业计划",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印度年轻人的技术实力,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和产生影响的创业生态系统。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国际核心关切
1、国际标准制定在对以上主要大国的工业4.0战略分析中,可以看得到,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和话语权成为影响各国推进和主导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的重要角力点。这也是中国在以往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中落后于德、英、美、日等国家的重要原因。在工业4.0进程中,5G标准制定、物联网技术标准、无人驾驶技术标准、新能源汽车标准、区块链技术管理标准等等都成为影响全球颠覆性技术创新和突破的核心竞争力,亟待加以重视研究,加大相关投入力度。
2、颠覆性技术伦理国际社会对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比以往更加重视技术伦理引导,主张要体现人类对颠覆性技术的可控性和主导性,强调颠覆性技术对利益相关方的深刻影响,注重颠覆性技术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作用,突出其在解决人类社会公平正义、性别平等、社会赋权、贫富差距、老龄化、疾病治疗等各种社会问题方面的伦理性价值。从某种程度上,对这种软实力话语权的争夺和重视将大大减小我国在参与甚至未来主导工业4.0进程中的阻力,对于提升我国在工业4.0进程中的国际、国内话语权至关重要。
3、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和话语权,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和突破,颠覆性技术伦理等软实力话语权的构建等,都需要各国国家积极推动本国国内治理体系变革,以及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就需要我国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治理能力,积极从政策、制度或法律层面适应并推动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实践,不断解除影响颠覆性技术创新和突破的体制机制障碍。只有积极应对和推动国内治理体系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在工业4.0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地位、优势和挑战
(一)竞争地位
总体来看,我国正逐步跻身并加速赶超第四次工业革命竞争中的第一梯队,而在航空航天、移动支付、5G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量子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等方面已经具备一流的领导力和竞争力。但是,仍要看到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环境工程创新、生物工程创新和新材料创新等方面与美、日、德等国家的巨大差距。
(二)发展优势
一是以5G、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数据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以及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速铁路网络建设等基础环境有望助力中国实现"弯道超车",加速占据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制高点。
二是我国的产业政策优势、体制机制优势、人才资源优势,以及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应用端创新能力等都成为我国逐渐赶超并占据第四次工业革命制高点的重要优势。
三是我国正推动改革开放向高质量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将建构更加公平、公正、优良的营商环境,在外资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创造更优越的市场环境。
(三)问题挑战
一是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海外人才尤其是外籍人才引进等方面与美、日、德等国家还存在较大的体制机制短板,亟待加以重视和研究。
二是当前中美贸易战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为中国依靠全球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三是治理能力跟不上颠覆性技术变革、市场改革攻坚乏力、一些颠覆性技术如区块链技术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当前颠覆性技术过于突出经济价值而忽视人文和社会价值带来的社会治理问题等,都是我国推动工业4.0进程中的潜在问题和挑战。
三、推动我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对策建议
(一)将产业政策与市场经济改革紧密结合
产业政策是助推我国工业4.0建设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应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并使产业政策更加符合市场公平、正义的要求,同时,积极借鉴深圳、杭州、北京等创新创业经验,以及以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等创新中心的经验优势。使我国产业政策既符合国际贸易规则,又紧抓中国具体实际,并使产业政策和市场经济改革攻坚形成合力,加快推动中国工业4.0建设。
(二)积极维护国际贸易体系规则
要积极维护现有的WTO规则,推动全球化进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维护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同时,也不反对包容性的贸易规则的改革,但相关改革需要体现全球价值、实现全球利益,相关改革需要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推动,而不能单方面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同时,应通过对国际贸易体系规则的维护,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以推进我国工业4.0建设。
(三)加快推进全球人才创新中心建设
在北京、深圳、杭州、上海、成都等地加快推进全球人才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注重引进全球华人和其他外籍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积极解决影响国际人才来华创业、工作和生活的制度障碍,借鉴硅谷等地经验,探索在全球人才创新中心放宽国际人才工作生活所必须的互联网搜索限制、社交媒体使用限制等软环境限制,促进国际人才的签证、亲属居住甚至入籍等的便利化措施实施等。此外,在引进海外人才上,要更加在政策、资金上对引进海外人才的中介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进行重视和倾斜,激发多渠道引进海外人才和项目的巨大活力。
(四)积极参与或主导颠覆性技术国际标准制定
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就在于相关国际标准的参与权和制定权,这也是决定我国能否占据工业4.0制高点的重要标志。当前发达国家大都在积极合作研究颠覆性技术的国际标准制定,我国应加快研究步伐,在我国具备世界领先的前沿科技方面积极参与或主导颠覆性技术国际标准制定。这就需要政府、高校、研究所、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和加强信息互通机制,完善协同创新制度和机制,从而使我国逐渐掌握颠覆性技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五)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软环境建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一是要继续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带宽,发展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建设普惠性的数字社会、数字中国。二是促进数据资源整合,着力开发大数据分析价值,并重视数据安全防护工作。三是正确处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推动知识流动的关系。既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的活力,又要确保创新成果更快地推广和分享。
(六)重视技术伦理等软实力建设
新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价值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等都亟待我国加以重视研究。在保障社会创新活力的同时,要关注利益相关者社会福祉,在性别平等、贫富分化、数字鸿沟、人口老龄化、医疗卫生、劳动力取代等社会问题方面,应积极建构我国对于工业4.0的软实力话语权,积极在国际舞台上倡导关注颠覆性技术对社会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导向。同时,积极完善国内社会制度,以前沿技术或颠覆性技术为契机重塑社会价值观,将推进工业4.0建设与民生福祉紧密结合而不能偏废。
【本文作者:胡冰洋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咨询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