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王镜榕)十九届五中全会总结了"十三五"时期的主要成就,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并为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绘制蓝图。
专家指出,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关于对外开放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日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孙华平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中宏网记者:您对双循环新格局下补短板,促进高质量内涵型增长的创新路径有何分析或建言?
孙华平:随着疫情影响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贸易流、资金流、服务和人员往来进一步受限,全球创新链和价值链循环受阻,断链风险不断加剧,跨境投资和国际贸易明显放缓,国际经济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已经深刻融入了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某些产业甚至开始引领世界潮流。当然,绝大多数产业还是急需提升附加值,做好进一步的升级内功。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重构,中间品贸易比重上升,服务贸易比重也在加速提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网络结构呈现多链条交织状态。对我国而言,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攀升迫在眉睫。
首先,要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内循环顺利实施的前提是不断提升居民收入,要坚持以民为本,民富为基,惟如此经济才可持续和畅通。为此需要把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作为抓手,不仅要从整体上扩大要素市场配置,加快要素市场发展,还要根据不同要素的属性和市场化程度差异,分类施策。我国各区域行政壁垒的客观存在阻碍了各类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带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制约了资源最大效益的发挥以及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布局和协同发展。同时,要素市场建设也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政府需要健全资本和知识产权等要素市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运行机制,并完善政府监管水平,提升政府服务质量,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应加快推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统一市场建设,进一步放开户籍限制、打破区域分割,减少劳动力等要素跨地区、跨部门间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加强区域间和区域内合作机制建设,基于城乡一体化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通过地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效降低人才和创新等各类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交易成本。
其次,主动完善产业链并提升价值链。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尤其是全球价值链的网络结构中,中国已经成为链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核心节点,居于全球产业链和贸易网路的枢纽地位。据统计,制造中间产品的全球贸易中约有20%来自中国,中国的出口产品已经从消费品扩展到资本品,中国的电子电气设备、高科技零部件等行业出口占全球比重超过五分之一。同时,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进口份额都非常高,表明该产业已经深刻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网络。另外,中国对能源、金属、木材等上游原材料的进口依赖程度较大。因此应高度重视海外能源与矿场资源,加快战略性资源的安全性布局,打造一流竞争力跨国资源企业,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当前的疫情危机正是提升产业链韧性并打通我国创新链的重要契机,尤其是大力提升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战略窗口期。随着防疫常态化措施的推行,采用数字经济助力防控、大力推行非接触式物流和网上云端服务正逢其时。疫情期间传输软件服务数字产业链条蓬勃发展,有效支撑了区域经济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应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速度,为疫情后世界经济重启做好充分准备。应鼓励企业积极采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提升交易效率,精准匹配供需信息,促进经济信息联动共享,提升资源配置水平。
再次,要提升国际创新链治理水平。新发展格局决不是简单的国内封闭循环,而是高水平开放基础上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双循环的背景下,我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把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结合起来,实现从初级要素参与国际市场到高等要素融合的动态升级。根据新的经济战略,要从之前的商品贸易流动型开放走向共融规则认同基础上的制度型开放;重新梳理区域比较优势,依托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城市群,从简单数量型单项外资引进向内涵型双向投资转变,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有条件本土企业走出去,在境外设立生产基地与收购国外企业,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工业园区与科技合作示范区,培育中国的本土扎根型跨国公司并实现全球化运营。同时,激励企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依托国内价值链和超大规模市场继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站在内地开放型经济高地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并以国际化合作视角来解决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中的产能过剩与技术封锁问题。积极推进"海外中国"建设,促进我国跨国型企业对东道国本地化创新资源的吸收与利用,大力促进逆向知识溢出,并逐步提升国际创新链治理水平,探索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秩序。
【专家档案】孙华平,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博导,产业经济研究院/低碳经济与环境规制研究所所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