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6月10日电(记者王镜榕)近期,央行推出了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和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这些工具都是直达实体企业的货币政策工具。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人民银行再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另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持续增强服务中小微企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
日前,中宏观察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副研究员邹晓梅博士就相关议题接受本网专访。
中宏网记者:防疫常态化之下,实体经济的有序复工复产面临很多挑战,您对今年以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如何评价?
邹晓梅:在防疫常态化背景下,企业需求萎缩、订单下降,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的风险。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因此,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疏困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中央银行通过加大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等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持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序引导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下行,LPR一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分别较年初下降30和15个基点至3.85%和4.65%;通过定向降准、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民营中小企业,2020年1-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8.9万亿元、企业债券2.7万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多增1.7万亿和1.4万亿元。
央行日前联合其他七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落实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政策、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改革完善外部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作用、加强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地方融资环境、强化组织实施等七个方面,提出三十条政策措施,例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全国性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优惠力度要不低于50个基点,将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2020年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3000亿元,等等。指导意见对当前及中长期内制约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因素做了全方位的回应,有助于我国长短结合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