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王镜榕)前期,央行推出了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和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这些工具都是直达实体企业的货币政策工具。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人民银行再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另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持续增强服务中小微企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
日前,中宏观察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副研究员邹晓梅博士就相关议题接受本网专访。
中宏网记者: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个老问题,叠加新冠疫情使这个老问题变得更复杂,您对央行最近出台的货币政策创新工具怎么看?
邹晓梅: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意在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旨在扩大地方法人银行信用贷款投放。两项政策工具的目标和惠及对象很明确,都是针对中小银行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有利于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我国中小银行超过4000家,是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的主力军,与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地方中小银行规模小、普惠小微贷款占比高,缺乏内部转移定价的能力和基础,同时还存在资金来源单一、负债成本高、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时,有必要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支持,充分调动其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鉴于疫情的持续影响,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力度,将政策延长至2021年3月底,并且要做到"应延尽延"。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通过利率互换的方式,按照中小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的1%提供奖励,有助于弥补贷款延期对中小银行造成的利息损失,是将疫情造成的损失在政府、银行及企业之间合理分配的有益实践,能充分调动中小银行服务小微、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度过难关的积极性。
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通过购买中小银行持有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增加中小银行的流动性资金,提高其信贷投放能力。购买范围为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贷款期限不少于6个月。购买后的信用贷款仍由发放银行管理,购买部分的贷款利息由放贷银行收取,坏账损失也由放贷银行承担,放贷银行于购买之日起满一年时按原金额返还。该计划相当于向中小银行发放的小微信用贷款的40%提供了一年期的零成本资金,可带动相关的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近1万亿元,有利于改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可获得性。将贷款交由商业银行管理,收益和风险均由商业银行承担,既有利于激励商业银行,也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
通常来讲,再贷款是由商业银行自己申请,降准和逆回购所释放的资金用途取决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不一定会将其完全用于实体经济贷款。但是,在这两项政策工具中,商业银行必须要先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才能获得相应的奖励或无成本资金,充分体现了直达实体经济这一特征。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