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王镜榕)国家主席习近平26日晚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习近平就会议议题提出4点倡议:第一,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第二,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第三,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第四,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习近平最后强调,值此关键时刻,我们应该直面挑战、迅速行动。我坚信,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日前,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副所长张焕波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传统的全球卫生治理体系亟待变革
中宏网记者:您如何解读这次G20会议召开的背景,尤其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主要挑战?
张焕波:这次G20会议召开非常及时,意义重大,对于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抗击全球新冠疫情和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发出了积极信号。新冠疫情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有效的控制,但是从全球来看却处于快速爆发阶段,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也对全球经济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和连锁反应,世界经济面临大衰退的风险。在面临全球健康危机和经济危机双重压力的条件下,亟须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们经过前期的努力已经基本控制了疫情,大部分行业都在有条不紊地复工。但是从全球来看形势非常不乐观,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国家在前期重视不够,大部分国家防疫物资短缺,已经有很多国家实行了封国封城,停业停课。疫情什么时候能够结束,目前还很难说。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抗击全球疫情需要各国共同合作,需要大家抱团取暖,互通有无。在过去应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等疫情中,是各国的合作取得了抗疫的胜利。疫情的持续扩散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同时,当前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不足,依靠传统的全球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无法有效控制疫情。尤其在当前应对新冠肺炎病毒传播中协调能力有限,亟待革新。综合来说,当前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第一是如何在抗击疫情中,发挥各国的协同作用,避免各自为战;第二是如何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避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第三是如何加快全球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改革,提高全球疫情防控协调能力。
中宏观察家张焕波
以战略对接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中宏网记者:您对更好发挥G20等国际合作机制和平台有效应对疫情有何建议?
张焕波:抗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需要从多领域,多层面,多平台推进,G20是一个很重要的平台。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大危机的出现往往也是变革完善全球治理的重大机遇,会形成一系列新的国际治理机制安排。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G20成为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次G20特殊首脑峰会也将载入史册,是人类历史上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重要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G20的讲话高屋建瓴、意义重大,向全球展示了在危机面前中国的大国担当,大国自信,大国风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更加广泛地全球认同,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和建议,为全球战胜新冠疫情和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各国应落实G20会议精神,加强疫情防控战略对接,建立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与分配的协调机制,促进各国医疗资源双边合作与多边协调,加强疫苗研发,多边合作,建立医疗援助国际体系;加强各国宏观政策协调,深化各国经贸合作,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呼吁取消以加征关税和扩大开放投资领域;加强对欠发达国家地区资金援助支持,对疫情严重国家地区债务展期。
多边框架下协同作战夺取抗疫胜利
中宏网记者:您对当前形势下如何有效巩固国内战疫经验和优势,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国际共渡时艰有何建言?
张焕波:从国内来看,疫情防控的弦不能松,在复工的过程当中,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止疫情的复发,特别是要严防国外输入性风险。经济上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尽管我们复工了,但是国外的形势越来越差,我们的很多外向型企业面临订单大幅减少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内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给企业内销做好各方面的便利条件。第二要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好的做法,给每个人发放一定数目的生活费,保证这些群体渡过难关,同时也促进国内的消费需求。对外来看,要继续通过双边或多边的方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争取早日完成抗疫的胜利。除了在G20框架下推动,我们还可以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南南合作等框架下,加强与各国的疫情防控合作和宏观政策协调。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