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王镜榕)国家主席习近平6日在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出席中法经济峰会闭幕式。习近平在致辞中强调,对法国、欧洲工商界而言,中国发展是极好机遇。中国的大门始终对世界打开,希望法国、欧洲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公平敞开。
1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出席中法经济峰会闭幕式。这是习近平在中法经济峰会闭幕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马克龙表示,法方高度赞赏中国对外开放,相信这将为包括法国在内的各国提供重要机遇。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法经济峰会上举办第三方市场合作专题研讨。中法两国有关企业、金融机构代表就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进行了交流。
日前,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中欧合作对世界经济带来新红利
中宏网记者: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对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乃至世界是"极好机遇",您对此提法怎么理解?
张茉楠: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比较关键的十字路口。我们知道现在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包括地缘政治上的一些冲突都对全球化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同时,世界经济的治理体系,尤其是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平台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此背景之下,特别是我们知道一年半以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更增加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中欧作为前三大经济体的两大经济体,人口总和占全球的1/4,对世界经济贡献度也非常大。在此新形势之下,中欧作为全球多极化和多边主义体系的维护者,能够携手助力形成更广泛的全球共同利益,其合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双边的范畴,更具全球化的战略意义。对于稳定全球经济并促进新的增长具有长远的战略影响。而且,从另外的维度看,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普遍面临增长乏力。中欧两大经济体在贸易、投资以及在产业等领域均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加强双方的结构性合作,对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有望带来新红利。
此外,当前全球面临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的冲击,市场成为非常稀缺的资源,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主动地敞开大门,而且是越开越大,包括推动一系列的制度性改革,我们在营商环境、一系列自贸区建设等方面,改革力度都非常之大。这也是中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实施路径。所以,无论是对于中国自身的长远发展,还是对于中国经济引领未来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影响深远
中宏网记者: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本着开放、廉洁、绿色理念,积极对接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您怎么看待中法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前景?
张茉楠:"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六年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倡议。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和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策的合作文件,而从亚洲和欧洲的角度来讲,未来亚欧更紧密地走在一起,也是大势所趋。因为"一带一路"不仅涵盖着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也更大程度的向欧洲和拉美以及南美等地区扩展。2018年9月份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关于欧亚互联互通的战略,旨在形成欧亚更广泛的经济联系和交往。就未来的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如果能够通过"一带一路"以及欧盟版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形成有效对接,其意义不仅在于传统物理意义上的交通、能源、数字化等领域的沟通合作,更有望在政策上、标准上,甚至在国际政策的协调上,实现一种"软性"的联通。这非常有利于未来亚欧大市场的联通,这个联通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等都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最近也观察到欧洲以及传统发达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也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不仅包括法国、意大利、瑞士,包括德国也在积极地寻求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
因此,无论是今天中法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还是未来中国与欧盟的一些国家携手在全球的其他区域推进合作,均会对世界经济的板块起到非常大的提振作用。我们看到最近英国首相布朗也说过,未来20年到25年,欧亚大陆的联通和经济交往,有可能使英国的经济实力和产出翻倍,这就意味着未来全球百分之六十甚至七十的经济交往有可能发生在亚欧板块。这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百年未有之新机遇。如果欧亚大陆能够形成一体,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长远和积极的影响。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