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近日,国家疾控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中国防治病毒性肝炎行动计划(2025—2030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持续夯实免疫屏障,不断提升检测发现率、诊断率和治疗率,持续降低新发感染,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减少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及其导致的死亡,为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奠定坚实基础。至2030年,具体工作指标如下:
1.儿童甲肝、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及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及以上。
2.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降至0.2%及以下。
3.乙肝母婴传播率降至1%及以下。
4.全国临床用血乙肝、丙肝病毒核酸检测率达100%,医疗机构安全注射比例达100%,注射吸毒人群综合干预措施覆盖比例达95%以上。
5.慢性乙肝患者诊断率达80%及以上,新报告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率达80%及以上。
6.慢性丙肝患者诊断率达80%及以上,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率达80%及以上。
《行动计划》提出加强预防接种,夯实免疫屏障。
保持儿童疫苗及时接种和全程高接种率。医疗卫生机构做好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和甲肝、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工作,对未接种和未全程接种甲肝、乙肝疫苗的儿童,及时予以补种并完善有关记录,持续巩固儿童甲肝、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成效。托幼机构和学校做好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推动成人疫苗接种工作。促进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家庭成员及性伴等乙肝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主动接种乙肝疫苗,倡导没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水产食品经营人员、污水处理人员、相关实验室人员等甲肝、戊肝病毒高暴露风险人群的所在单位,建议其相关人员接种甲肝、戊肝疫苗。甲肝、戊肝高流行地区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按照知情自愿原则,开展甲肝、戊肝疫苗接种工作。
加强综合防控,阻断源头传播。
加快全面消除乙肝母婴传播。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为所有孕产妇尽早提供乙肝检测,为符合治疗条件的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规范抗病毒治疗。在12小时内,尽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要求做好定期随访工作,及时评估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效果,同步推进艾滋病、梅毒、乙肝等母婴传播阻断工作,尽早实现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目标。
持续强化感染防控和血液安全。医疗卫生机构强化医源性感染管理意识和责任,充分发挥感染防控科室作用,加强开展血液透析、口腔诊疗及有创和侵入性诊疗等服务项目重点科室的院内感染控制管理,严格消毒透析设备、肠镜、胃镜、手术器械、牙科器械等医疗器械,严格规范注射、静脉输液、侵入性诊断治疗等医疗行为。血站持续落实临床用血乙肝、丙肝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的措施。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美容机构院内感染防控、血站人员资质及消毒隔离制度规范等执行情况的监督执法。
加强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不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加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管理,持续减少甲肝、戊肝经饮食饮水传播。卫生健康、疾控、公安和司法行政等部门持续巩固注射吸毒人群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工作成效。加强文身、文眉、修脚等行业针具、工具和用品卫生消毒管理。
此外,《行动计划》还在加强检测监测,及时发现传染源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