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5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这是继2024年9月10日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之后,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在人权交流合作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以“中拉命运共同体与人权事业发展”为主题,下设“数智时代的人权保障”“环境、气候与人权”“中拉对全球人权治理的贡献”三个分议题,现场审议发布了《中拉人权交流合作圣保罗共识》,启动“中拉人权研究合作网络”,为推动中拉长期人权交流合作搭建机制平台。
来自中国、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格林纳达、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委内瑞拉等20个国家的人权领域高级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智库、媒体、企业代表等130余人参加会议。
圆桌会开幕前,主办方举行《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分享活动。来自中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的80多位政学界代表出席活动。嘉宾们一致认为,《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相关理念及实践提供了重要窗口。他们表示,这部著作不仅深化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在教育和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也为促进全球人权事业的相互理解与协作拓展了新路径。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琰文、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常务副校长塞萨尔·马丁斯(César Martins)、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余鹏、格林纳达国家赔偿委员会主席阿利·尼绍尔·萨利姆·吉尔(Arley Nichaul Salimbi Gill),尼加拉瓜国民议会土著、非洲裔和自治区事务委员会主席、议员莎伊拉·纳塔莎·唐斯·摩根(Shaira Natasha Downs Morgan),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经理安妮·路易丝·德·阿莫林(Anne Luise de Amorim)在开幕式环节进行了致辞。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琰文表示,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协调推进各项人权全面发展,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国际人权事业既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我们要秉持人权价值促进数智技术向善,坚持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促进全人类幸福,加强中拉人权合作研究,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认为,人权反映了人类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是人类尊严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中拉应以文明互鉴守护人权,以经验共享促进人权,以难题共解推进人权,以治理共进发展人权,共同推动彼此与世界人权事业发展。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常务副校长塞萨尔·马丁斯在致辞中说,本届圆桌会在国际地缘政治动荡不安、民族冲突加剧的关键时刻及时召开,充分说明中拉已经为世界文明互鉴和经验交流树立了榜样,也向世界充分展现了无论各国文化和生活方式有多么不同,只要是为了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就可以开展真诚合作。
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余鹏介绍,中方倡导共同安全,为实现人权创造更加安宁的国际环境;坚持发展优先战略,为实现人权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主张促进文明互鉴,为实现人权提供更加丰富的路径选择;维护公平正义原则,坚决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内政、遏制他国发展。
尼加拉瓜国民议会土著、非洲裔和自治区事务委员会主席、议员莎伊拉·纳塔莎·唐斯·摩根转达了尼加拉瓜联合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萨维德拉和罗萨里奥·穆里略对圆桌会的祝贺。她表示,尼加拉瓜既重视生命权、发展权、和平权等人权,也高度重视人民福祉与国家主权。中国是尼加拉瓜的朋友,本届圆桌会是政治宣言、是道德声明、是呼吁人民团结的号召,尼加拉瓜将与中国及其他拉美国家一道,共同捍卫主权、和平和人民的尊严。
格林纳达国家赔偿委员会主席阿利·尼绍尔·萨利姆·吉尔表示,人权议题关乎全人类。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与人权保障密不可分,中国等国家在减贫、医疗援助等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无论贫富强弱,无论国家大小,每个人的生存权都应该得到无条件尊重。
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经理安妮·路易丝·德·阿莫林说,在中拉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本届圆桌会汇聚政府、大学和企业代表共议人权,对各国加强人权议题设置至关重要。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有限公司聚焦电力行业发展,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重视尊重人权,为巴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莫纪宏,牙买加法律和宪法事务部人权事务司司长娜塔莉·埃莉诺·詹姆斯(Natalie Eleanor James)、“无国界人权”组织主席胡安·卡洛斯·莫加拉(Juan Carlos Moraga),华盛顿巴西办公室董事会主席、前巴西司法部国务秘书、前美洲人权委员会执行秘书保罗·阿布拉奥·皮雷斯·儒尼奥尔(Paulo Abrao Pires Junior),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人权法律研究院院长汪习根,安第斯议会议长古斯塔沃·阿道尔福·帕切科·维拉(Gustavo Adolfo Pacheco Villar),南方共同市场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维多利亚·安娜丽娅·唐达·佩雷兹(Victoria Analía Donda Pérez),萨尔瓦多移民议程协会主任塞萨尔·奥利韦里奥·里奥斯·巴斯克斯(Cesar Oliverio Rios Vasquez),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乌拉圭分院研究员罗德里戈·马丁·比瓦·涅韦斯(Rodrigo Martin Viva Nieves),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副主任、国家民委区域国别基地“拉丁美洲社会文化中心”主任张青仁,巴拿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巴拿马外交部前秘书长琼斯·库珀·塞费利斯(Jones Cooper Seferlis),苏里南司法警察部人权办公室高级政策顾问米歇尔·布利比(Michelle Bribi),委内瑞拉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员卡特琳·亚历杭德拉·弗鲁古列蒂·埃尔南德斯(Catherine Alejandra Frugulletti Hernandez),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戴维斯·格鲁伯·桑索洛(Davis Gruber Sansolo)先后发言。
莫纪宏表示,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国际社会应更加坚定地在联合国和国际法的框架内推动全球人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拉应继续秉持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等原则,加强沟通与协调,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共同推动全球人权治理迈向新的台阶,为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和进步而努力奋斗。
娜塔莉·埃莉诺·詹姆斯(Natalie Eleanor James)表示,今天的论坛为中拉各国共同分享经验与最佳实践提供了绝佳机会,以实现促进和保护所有人权的目标。牙买加虽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但并不甘当气候影响的承受者,而是积极成为解决方案的构建者。牙买加将人权原则融入环境行动,不仅保护了自然遗产,更致力于为全体国民争取公正、公平和可持续的未来。
胡安·卡洛斯·莫加拉(Juan Carlos Moraga)表示,中国在人权领域取得的进步及对世界和平所作贡献不容歪曲或掩盖,他所在的无国界人权组织高度认可并强调这些进步尤为重要,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事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保罗·阿布拉奥·皮雷斯·儒尼奥尔(Paulo Abrao Pires Junior)表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与空气污染不仅威胁生态系统,更直接侵蚀基本人权,包括健康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经济模式的失衡不仅导致自然资源消耗远超再生能力,也加剧全球不平等。2025年,COP30将成为关键平台,旨在协调全球行动,争取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尊严的统一。
汪习根认为,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为中拉人权互动合作与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应以团结和谐夯实中拉人权合作发展现实基础、以发展合作促进中拉共享平等发展权利、以文明互鉴增进中拉人民的文化权利、以和平安全促进中拉人民共享和平权利、以民心工程保障中拉人民幸福生活权利。
古斯塔沃·阿道尔福·帕切科·维拉(Gustavo Adolfo Pacheco Villar)表示,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发展本身便是与和平、人权紧密交织的核心议题。我们倡导以和平方式化解争端,积极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倡导在共同价值基础上深化合作——正如中国通过消除绝对贫困、参与国际事务与合作所实践的那样,最终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
维多利亚·安娜丽娅·唐达·佩雷兹(Victoria Analía Donda Pérez)表示,西方国家对人权政治化,现有人权观察机构过于聚焦于酷刑、失踪等所谓“重大事件”,而忽视了贫困、歧视、教育医疗等日常性、结构性保障。全球南方有权参与定义“人权”含义和保障方式。不能再由实行殖民主义和支持独裁的国家来决定什么是人权、如何保障人权。全球南方必须有解释权和制度建构权。
塞萨尔·奥利韦里奥·里奥斯·巴斯克斯(Cesar Oliverio Rios Vasquez)表示,个人数据自主权与人权保障已密不可分,中美洲国家多缺乏完善的契合数智时代的人权保障机制,中国不仅能为中美洲国家提供数字技术以打击犯罪,也能在协助当地改善在法律框架滞后、监管机构缺乏独立性等方面作出贡献。
罗德里戈·马丁·比瓦·涅韦斯(Rodrigo Martin Viva Nieves)表示,尽管中国—乌拉圭两国在国土面积、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不妨碍双方建立富有成效的“南南合作”关系。乌拉圭引入了中国安防技术并进行了有效“本土化”改造实现优势互补。中国提供技术工具,乌拉圭提供制度韧性,共同探索技术民主化及用技术保障人权的本地路径。
张青仁表示,中国“多元一体”的治理理念,拉美“美好生活”的文化哲学,虽然路径不同,但精神一致都强调以人民为中心,都尊重文化多样性,都追求共同发展。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中拉在民族事务治理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为人类探索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发展道路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琼斯·库珀·塞费利斯(Jones Cooper Seferlis)表示,21世纪以来,中国与拉美不仅拥有共同利益,还在价值理念上不断深化共识。中拉双方需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透明的区域治理框架。确保投资符合劳动权益、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标准,从而真正惠及拉美民众,同时守护民主制度。
卡特琳·亚历杭德拉·弗鲁古列蒂·埃尔南德斯(Catherine Alejandra Frugulletti Hernandez)表示,隐私权受损、数字鸿沟、与AI生成虚假信息是数智时代的最大人权挑战,中拉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加强数字权力教育、提升技术设计的包容性、坚持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伦理原则、提高透明度和强化责任制,共同完善新科技崛起背景下的人权保障。
戴维斯·格鲁伯·桑索洛(Davis Gruber Sansol)表示,地方性挑战与全球性挑战的界限日趋模糊,对如何认识并实现基本人权保障产生了深远影响,中拉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为彼此重新审视多边主义人权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不仅是外交实践,更应成为珍视多元经验、不同视角和不同国家民族独特历史轨迹的准则。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主持开幕式并致辞及主旨发言环节。
当日下午,大会继续举行以“数智时代的人权保障”“环境、气候与人权”“中拉对全球人权治理的贡献”为议题的三个平行分论坛,中拉嘉宾就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闭幕式环节,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高文勇(Evandro Menezes de Carvalho),新疆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张建江,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秘书、吉诺·赫尔马尼研究所学者、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理事会研究员胡利安·雷邦(Julian Rebon)作为三个分论坛代表进行发言。
高文勇(Evandro Menezes de Carvalho)表示,分论坛一探讨了数字技术对人权环境的影响。针对拉美各国发展差异,会议提出“三角合作”可推动立法环境优化。讨论了聚焦算法、区块链等技术风险,呼吁技术使用需责任与包容,避免成为排斥工具,需保障特定群体尊严,目标是数字时代不缩减人群力量、保护并扩大人权。
张建江表示,分论坛二呈现两大特点:其一,与会专家就环境、气候与人权达成高度共识,强调需加强团结合作以应对挑战。多国代表指出捍卫健康环境、促进气候适应是人类共同使命,呼吁加强公共政策经验交流。其二,专家从比较视角分享各国实践,加深了中国和拉美在环境气候与人权领域的交流。
胡利安·雷邦(Julian Rebon)表示,分论坛三聚焦中拉对全球人权治理的贡献,多国专家围绕拉美、中国及加勒比海国家如何从多元视角推进人权合作展开深入讨论。鉴于各国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及地缘政治差异,与会学者强调需差异化落实人权路径,主张构建基于历史文化的新人权观与新治理机构,促进包容、多边的人权实践。
分论坛总结发言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戴维斯·格鲁伯·桑索洛(Davis Gruber Sansolo)作为主办方代表宣读了《中拉人权交流合作圣保罗共识》,全体与会人员讨论通过了共识相关内容。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代表主办方正式启动“中拉人权研究合作网络”,明确未来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创新推动联合研究、加强人权政策研修、建立案例数据库,以学术交流为纽带,搭建中拉人权研究领域的常态化合作平台,通过信息共享、联合研究、人才培养、经验互鉴等方式,推动中拉人权事业的共同发展,并为全球人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新的智慧与路径。
最后,王文在大会总结发言时表示,“中拉人权研究合作网络”启动意味着中拉人权圆桌会将会有更多务实的运作平台,并且未来会有更多的合作项目。回顾中拉人权圆桌会年度活动,王文分享了五点深刻体会。一是我们在继续创造历史,人权议题虽敏感却关键,参与国从去年17个增至今年20个,众人以热情投入延续合作研究进程。二是我们在拓展着中国和拉美加勒比地区合作的维度,人权交流正成为中拉交往新增长点,推动合作更趋多元。三是我们正在深化中拉人权交流与研究的思想,围绕环境、气候、科技等新变量展开研讨,共同探讨人权发展新方向。四是我们正在为中国和拉美人权交流合作树立信心,不论国家大小、发展水平,各国都应自信讲述人权实践与愿景。五是展望未来,多个国家代表提出举办接下来几届中拉人权圆桌会的愿望,希望在拉美更多的国家举办中拉人权交流活动。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