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韩鹏飞)今年3月份正式投入运营的中旺航空产业园就业驿站,天津滨港电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张进正就招聘情况与驿站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就业驿站的建设,不仅节约了企业的招工成本,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实现了在家门口开展企业用工指导、就业信息发布、职业技能培训等全链条服务。
就业,一头连着宏观大势,一头连着万家灯火。面对复杂局面,各地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相关部门加快出台稳岗政策,企业积极拓市场纳人才。各方全力应对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
2025年,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重磅出击,力求为劳动者筑牢就业保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一系列政策举措正紧锣密鼓地落地实施,为稳就业提供全方位支撑。
政策“护航”激发就业内生动力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为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各地纷纷出台“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税收优惠、稳岗返还、担保贷款等政策组合拳接连发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稳岗的底气。
为了更好促进就业,浙江省出台举措,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返还比例最高可达90%。杭州一家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受市场波动影响,经营成本上升,面临一定的裁员压力。在稳岗返还政策的支持下,企业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得以维持现有员工规模,还新增了部分岗位。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这笔钱就像一场及时雨,帮我们缓解了资金压力,让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稳定员工队伍,为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不仅如此,各地还积极推动政策精准落地,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江苏省设立了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解读政策、指导申报,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在政策的激励下,众多企业纷纷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员工共克时艰,形成了稳定就业的良好局面。
为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国家出台了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这一政策有效激发了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了渠道。
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者“硬实力”
在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当下,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举措。2025年,各地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行业领域,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德州市公布的2025年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需求项目指导目录,共包括153个热门职业,首次将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相关职业工种纳入其中。通过引导培训机构按照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意愿设置培训项目,为市场输送了大量亟需的技能人才。在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新入职的员工经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后,迅速适应了岗位需求,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经过专业培训的员工,上手快、技能强,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为确保培训效果,各地还注重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工学一体化等多元化模式。滁州市琅琊区以节前提前返乡、节后延迟返岗的农民工为重点,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广泛动员未就业且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群体积极参与。并深入基层,进行培训需求摸底,确保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瑞昌市人社局在培训期间,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操练习,强化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操能力,同时开展职业道德培训,提高道德素质,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此外,为增强技能就业吸引力,国家明确要求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推动实施技能人才起点薪酬制度,促使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让技能人才在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
公共服务,搭建人才市场“供需桥”
加强就业公共服务,是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提高就业效率的重要保障。2025年,从年初的“就业援助月”到“春风行动”,再到后续针对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等开展的一系列专项活动,各地通过密集组织招聘,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搭建起高效对接的平台。
3月7日下午,天津市2025年“双一流”高校校园招聘首场活动隆重启幕。作为2025年“双一流”高校招聘系列活动的揭幕站,本场活动吸引了400余家优质企事业单位参与,覆盖信息技术、金融、教育、科技、制造等领域,提供岗位超10000个,近3000名南开学子到场求职,充分彰显了天津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
浙江省金华市通过强化企业用工监测,提前对全市5936家规上工业企业春节前后用工情况进行监测,为做好稳岗扩岗工作提供支撑。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和特色产业,摸清企业人才需求,赴江西、湖南等高校密集城市开展校企对接,与多所学校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线上通过金华人才网、浙里办“浙里找零工”等投放招聘岗位信息,分行业、分领域、高频次开展直播带岗网络招聘,实现了线上线下招聘的有机融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还明确了全年的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安排,包括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贯穿全年,精准服务不同群体。各地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充分运用大数据、AI等新技术手段,精准推送招聘岗位、活动信息,积极探索组织对接、面试洽谈等“一站式”服务,极大提高了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各地依托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平台,打造了一系列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浙江省婺城区白龙桥镇金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展示“家门口”就业岗位,由社区合伙人和周边企业提供,居民可直接投递岗位。该社区还创办了“金农好好”志愿者积分兑换超市,安置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
2025年的稳就业政策措施,从企业稳岗、技能培训到公共服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合拳”。随着这些政策的深入实施和落地见效,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让广大劳动者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