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1月18日,国家管网集团发布消息称,我国重要的能源大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进入投产前最后的准备阶段。这一消息标志着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领域取得了又一重大成果。
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南至上海市,全长5111公里,途经我国9个省区市。该管道是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境天然气长输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三段建设。其中,北段和中段已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底投产通气。南段工程起自河北永清,止于上海,全长1509公里,于2020年7月启动建设。本次完工的是南通至甪直段工程,也是中俄东线的最后一段工程。
图源:国家管网
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东南项目筹备组副组长崔宗介绍:2020年,中俄东线南段启动建设,施工单位通过采取掘进方案的优化和18米加长管的应用,加速推进各标段的施工进度,中俄东线(南段)全线的整体工期,比计划工期提前7个月完成,为中俄东线全线的顺利贯通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项数据堪称世界之最
口径之大、压力之高、输气量之大,中俄东线多项数据堪称世界之最。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认识一下这条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管道。
图源:国家管网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我国首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12兆帕高压力等级的长输天然气管道。经测算,在12兆帕压力下,一米长的管段容气量为250立方米,相当于三口之家1年的用气量。
管道全长5111公里,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途经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南至上海。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钢铁总用量相当于280座埃菲尔铁塔。
管道设计输量380亿立方米/年,是目前世界上单管输量最大的长输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后,每年可向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亿户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为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东南项目筹备组副组长崔宗表示,在面对复杂的施工条件和大口径、大壁厚的施工要求下,我们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和设备,除连头口采用组合自动焊接外,南段线路工程全部采用全自动焊接工艺,焊接一次合格率在98%以上。
目前,中俄东线黑龙江黑河至江苏泰兴各段管道相继投产,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实现全线贯通。截至目前,中俄东线已安全平稳输送天然气超780亿立方米。
带动中俄两国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不仅有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还促进了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有专家表示,该管道为俄罗斯远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它也带动了中俄两国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业内人士表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标志着俄气从陆上进入东北亚市场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回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历程,该项目自2014年5月签约以来,历经多年努力,终于迎来了全线完工的时刻。2019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正式投产通气。2020年7月,南段建设在江苏南通海门正式启动。在建设过程中,国家管网集团创新施工技术,采用盾构穿越等方式,打造科技含量十足的绿色能源大通道。同时,针对水网地区开展X80高钢级管道全自动焊接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重要突破。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时间线:
2014年5月:中俄签订为期30年的天然气输送合约。
2015年6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中国境内段施工正式开始。
2019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正式投产通气。
2020年7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建设在江苏南通海门正式启动。
2020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投产运营。
2021年9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关键控制性穿越工程——滹沱河定向钻穿越工程完成。
2022年9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河北安平——山东泰安》段通气运行。
2022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泰安至泰兴段投产。
2024年11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全线完工,不仅是对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一次重大提升,也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该管道的正式投产运营,我国多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将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也将有力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