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1月18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召开《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江洪在会上表示,《行动计划》可以按照“一二三四五八”来理解:
“一”即是一个核心发展思路。按照“以保障服务飞行、以应用带动制造、以创新推动发展”的思路,试点推动“低空+旅游”“低空+交通”“低空+海洋”等场景落地,培育发展低空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低空制造和服务融合,应用和产业互促,逆向补链延链强链,推动海南低空飞行器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二”即是两张清单。形成了海南低空经济发展重点任务清单和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从构建低空经济政策体系、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建设低空基础保障设施、构建低空经济发展平台、推动低空经济试点示范和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6个方面,细化了36项具体任务,并对应谋划生成16项重点支撑项目。
“三”即是制定三项政策制度。一是将研究制定《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并纳入《海南省“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明确海南低空经济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科学引领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将研究出台《海南省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企业引进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线开通、应用场景拓展、延伸业态发展、园区集聚发展、科学技术创新、飞行服务完善。三是将研究制定海南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加强立法研究,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低空经济活动。
“四”即是实现4个方面的目标。明确到2026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成通用机场9个,布局低空飞行器起降场500个,其中基地型起降场20个;低空航线方面,划设低空航线达300条;飞行规模方面,实现有人机、无人机飞行量分别达30万架次、450万架次。产业生态方面,引进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达200家,实现低空产业规模达300亿元。
“五”即是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实现再突破。将进一步落实国家对海南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要求,持续完善各方协同管理机制,探索高效衔接的低空空域使用模式和灵活转换空域使用协调机制,大幅提高低空空域资源使用效率。
二是低空飞行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新突破。将推动现有通航飞行服务站和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功能整合,融入低空飞行数字底座,全方位提高低空飞行服务信息平台的服务能力,实现管理部门低空数据共享和违规线索推送,并加强公共安全服务指挥调度保障能力建设。
三是低空领域研发制造实现零的突破。将以场景应用作为牵引,聚焦带动固定翼飞机、水上轻型飞机、直升机、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研发、组装制造等产业落地和规模化应用,逐步打造低空制造产业链条。
四是低空创新力量实现转化突破。将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建设低空经济领域重点实验室,支持建设通用航空科技创新园,构建低空经济科技创新平台。同时,鼓励省内科创平台、科研基地及龙头企业参与低空经济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专项,并支持省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聚焦低空经济关键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五是低空经济产业实现效应突破。将依托重点园区和省内通用机场,重点建设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交易、托管、租赁、运营、维修服务基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将支持鼓励举办低空飞行器国际交易博览会、低空赛事活动、低空经济主题科普和研学活动以及低空经济发展论坛、展会、院士专家研讨会,塑造海南低空产业特色品牌。
“八”即是重点拓展建设八个应用场景。包括探索拓展城市空中交通场景、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低空经济示范区、拓展低空飞行器旅游观光场景、拓展低空飞行器跨海运输场景、拓展无人机海洋管理场景、拓展无人机安全巡护场景、拓展无人机热带特色农业应用场景。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