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3月3日电 近日,华为起诉小米专利侵权一事引发业内关注。
根据《中国知识产权报》近日刊发的《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受理公告》显示,2023年1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请求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诉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的案件。
从案件披露内容来看,本次涉及纠纷的4个专利分别为“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一种获取全景图像的方法及终端”“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从专利内容来看,1号和2号案件涉及4G/LTE技术,属于标准必要专利;3号和4号案件涉及手机照相和解锁技术,属于非标准必要专利。
中国知识产权报
小米回应:双方正积极谈判
针对此事,3月1日,小米方面回应称,“双方就专利许可在积极谈判,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机制,包括行政和司法调解,通过第三方的调解机制解决许可问题是行业惯例。”
同时,小米还表示,华为和小米双方均认为知识产权许可和合作有利于促进创新和公众利益,并认为调解是帮助达成许可的一种有效渠道,“双方在继续积极谈判的同时,寻求利用多元化的调解机制,协助双方达成协议。”
此前,小米前任总裁王翔曾坦言,专利在手机行业的重要性还未被社会公众和普通消费者充分认识到。“一部智能手机可能需要二十多万件不同的技术和专利,没有一家公司,甚至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不依靠他人的技术制造出一部智能手机。”
延伸阅读
起诉美国最大电商公司
华为加快维权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华为加快了在专利上的维权步伐。
此前2022年12月,华为起诉亚马逊侵害发明专利权一事同样引发关注。据悉,亚马逊公司(Amazon,简称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它是网络上最早开始经营电子商务的公司之一,现已成为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
另外,本次诉讼的另一个被告方仁宝电脑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之一,为惠普、戴尔等巨头组装产品,并在昆山、南京等城市拥有代工厂。
为何频频起诉?
华为维权意图早有显露
2022年4月,华为方面曾公布了一则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的《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其中指出,以前华为的知识产权是为了自我防卫,现在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后,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
纪要中还表示,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让产业界公平合理地使用华为的专利技术,在获得适当的研发回报的同时,也有利于华为在国际社会奠定创新者形象;华为使用了别人的专利,也要合理付费,这样就在全世界建立起了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土壤。
2022年12月9日,华为宣布与OPPO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包括5G标准在内的蜂窝通信标准基本专利,这也是两大国产手机厂商首次在专利上达成合作。
所谓交叉许可,简单来说就是许可双方可以将各自的专利权、商标或专有技术使用权供对方使用。最终由哪一方向另一方净支付许可费,则取决于双方的专利价值和市场情况。
任正非曾表示,“专利收费不能为了收费而收费,也不能要得太低,要得低了,就遏制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没人愿意再投入研发了,会形成我们的事实垄断,也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华为研发投入位居全球第二
近十年累计投入超8450亿元
每年研发投入约千亿元,华为拥有大量的专利资源。
此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简称中国企联)发布了“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榜单,同时还公布了各个公司的研发强度排名。其中,华为公司均位列第一。
从研发强度来看,华为公司的研发强度高达22.62%,这也是唯一一家研发强度突破20%的中国企业。
另外,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榜单显示,华为公司同样位列第一。其中,研发投入金额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吉利、蚂蚁集团、美团、京东、快手和网易。
目前,华为研发投入在全球企业中位居第二。据华为年报显示,2021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142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2.4%,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已超过人民币8450亿元。
其中还披露,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4.8%,研发费用额和费用率均处于近十年的最高位。截至2021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过11万件)。
(图源:华为公司官网)
2022年12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报告(2021)》,华为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为7630件,排名第一。
(图源: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