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11月15日电 今日上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长沙市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湖南农科院为袁隆平院士举办追思礼,会场上的U型大屏幕展现了袁隆平在攻关杂交水稻工作中的感人场面及获得的荣誉。各地群众赶来送袁隆平院士最后一程,长沙市各界代表纷纷前来哀思袁隆平院士。
来源网络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经过多年科研攻关,他和团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科学规律提高水稻产量的科学家。通过无数次试验失败,他和团队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食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他的研究成果在获得确认后,1976年起,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这使得我国水稻产量大幅提升。袁隆平院士用一生追求“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伟大目标,他带领团队在原有的成果基础上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通过不懈努力,他让水稻的亩产量不断创下新的记录。
来源网络
2021年5月22日,这位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1岁。他人生的最后时刻还不忘关心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对于新的攻关项目,他一直挂念在心。他的学生不负众望,接过他的“衣钵”,继续在杂交水稻科研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2021年9月28日,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三优2号”实现了超高产新成果,在四川省米易县种植的“三优2号”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1085.99公斤。10月17日,在湖南衡阳县种植的“三优1号”双季稻周年亩产达到1603.9公斤。10月26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双季稻测产结果为1586.86公斤,也实现了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
来源网络
在袁隆平院士的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亩产量不断创出最高纪录。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