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9月24日上午,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戴永康同志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上对《天津市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行政策解读。
戴永康介绍,今年6月,为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重要作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市印发实施《若干措施》,提出6方面24条具体措施,立足于打通创业投资“募投管退”环节堵点和难点,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金+资源”全方位服务保障。
一、以政府引导破“募资之难”,让创投机构有底气
一是优化创投类政府投资基金出资比例。由原来的市、区两级财政出资比例合计不超过50%,提高至市或区单独一级财政出资比例不超过70%,市、区两级合计不超过80%,用财政的“真金白银”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投资力度。
二是完善让利机制。允许财政出资部分在退出时以投资超额收益为限给予让利,适当延长基金存续期,鼓励以退出本金及投资收益开展滚动投资。
三是合理调整创投类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指标要求。不过度关注返投倍数和基金收益,我市海河产业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分别将返投比例降低至1.2倍、1倍。
四是拓宽募资渠道。鼓励通过国资、险资、外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等多渠道进行募资。
二、以政策激励解“投资之虑”,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一是给予创投机构合规奖励。对投资我市科技型企业2年及以上的创投机构,按其实际投资额中社会资本部分的1%给予奖励,每家创投机构每年最高奖励500万元,预计年底前开展首次政策受理工作。
二是积极开展创业投资和创新创业项目对接。不断向广大创投机构推荐优质项目,推动形成“资本找项目、项目得支持、产业获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是发挥国资创投支撑作用。探索建立国资创投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和差异化监管机制,建立尽职合规免予问责机制,合理设置投资风险容忍度,降低或豁免短期投资回报要求,打消国资创投对于资产保值增值、投资收益率的顾虑。
三、以全链条服务建“良好生态”,让企业发展有保障
一是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生态。以“创投+”为出发点,创新投贷联动模式、科技担保和风险补偿模式、科技租赁服务模式、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模式,形成强大的资金合力。
二是建立全方位服务体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为企业提供服务,支持盘活闲置楼宇厂房为企业提供研发场地,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提供应用场景,为创投人才提供便利服务及优惠待遇,有效串联起技术、场地、市场、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四、以畅通渠道解“退出之难”,让资本循环更高效
一是大力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依托沪深北交易所天津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专家资源,加强上市培育辅导,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利用“绿色通道”机制加快推动上市。
二是积极拓宽退出渠道。重点支持创投机构通过设立S基金、股权回购、份额转让、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多元化渠道退出,从政策支持、机制建设、退出方式等多方面构建多元畅通的退出渠道,实现资本“退出—回收—再投资”的良性循环。(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 高亮报道)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