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十四五”以来,国资央企带头构建“创新—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

2025-09-17 11:25:24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7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砥砺奋进“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国资央企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业链创新链高效衔接,着力打通从科技攻关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卡点堵点,带头构建“创新—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从0到1”的技术突破,切实破解产业“卡脖子”问题。中央企业充分发挥市场和技术两个方面的优势,既当好“出题者”、又当好“答题人”,不断提高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匹配度。比如,通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新材料、工业软件等领域攻克了一批急需紧缺技术,有效弥补了产业短板;比如,积极参与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联合高校院所、协同上下游企业,凝练提出行业科技创新需求,推动解决了一批生产实践当中的科学问题;再比如,8家转制院所探索组建行业共性技术研究院,也是为了掌握更多的产业底层技术和根技术,不断夯实产业发展的“技术底座”。

  二是聚焦从“1到100”的成果转化,切实搭建从技术到产品的“桥梁”。科技成果敲不开“市场的大门”,导致大量成果被“束之高阁”,这是制约科技实力转化为发展潜力的关键痛点。针对这个问题,中央企业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加快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今天早晨,刚刚上会前,我们通过互联网发布了中央企业中试验证平台服务手册,开放中试平台134个、服务项目291项,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大家可以关注。再比如,中央企业组建23个创新联合体,除了联合攻关外,在要素共投、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等方面,也建立了一整套利益连接机制,有力促进了科研成果从‘攻出来’到‘用起来’的转变。”张玉卓介绍。

  三是聚焦从“100到N”的产业化,切实提供高价值应用场景。中央企业主动向社会开放市场和应用场景,建立采购首台套、首版次、首批次的“绿色通道”,努力成为自主创新产品的“友好市场”。比如,深入实施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连续三年印发科技成果推荐目录,推动785项成果在6000多家企业实现产业化落地,合同总额超过2000亿元;再比如,与高校院所、民营企业等创新主体深入合作,牵头成立了33个国家级产业联盟,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促进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在规模化应用中迭代和升级。

  下一步,国资央企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努力在更深层次融入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以更大力度承接各类创新主体成果,更好发挥链长企业和应用场景双牵引作用,在源头供给、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等全链条发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编辑:魏源
审核:吴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