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在金融业态深度融入社区生活的当下,邮储银行天津河西体院北支行近日以全新面貌亮相。这位天塔街的“老邻居”,通过迁址200米的空间重构,将服务半径延伸至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以“社区第三空间”的创新实践,从居民的“老邻居”变成了“好邻居”。
空间重构:从金融场所到生活港湾
步入新址,书吧、健康驿站等功能区取代了传统的银行布局,银行智能设备区与人文空间自然过渡。
“我们打破了传统银行布局,以‘全龄段品质生活’服务为核心,在空间功能上进一步丰富地规划了健康驿站、来读书吧、茶室、颂钵冥想室、黑胶唱片室。”体院北支行支行长宋天骄说道。在健康驿站里,很多老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智能医疗设备。“之前医生说让我定期去卫生站量血压,我这腿脚不利索经常懒得去”72岁的王树礼老人正通过智能体检仪生成健康报告,“这下好了,下楼买个菜的工夫顺便进来量一下,指标正常孩子们也放心”。
“在健康驿站里,客户可以一站式享受各类基础健康监测与智能问诊需求,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会根据健康指导建议提示老年客户关注各项健康指标。”宋天骄补充道。
转角处的“来读书吧”已成为社区文化新地标,这里由支行与河西区图书馆共同打造,配置了2500册图书。下午三点,三年级学生朵朵踮着脚尖将《城南旧事》放回原处,她的母亲李媛正在茶舍修改工作报告。“以前接孩子放学只能在培训机构走廊站着等,现在孩子写完作业还能参加银行组织的各种活动。”李媛展示着孩子参加“小小银行家”活动的证书,“这些服务像春雨,润物无声却滋养生活。”
服务升级:从业务办理到情感关怀
在颂钵疗愈区,在附近工作的张薇选择中午休息的时间到支行参加冥想课程。“听到钵体震动声在体内共鸣时,突然理解了‘金融疗愈’的深意。”张薇坦言,银行提供的减压服务让她重新审视了财富与生活的关系。
在隔壁,64岁的退休音乐教师赵老师正坐在黑胶唱片区翻选唱片,“没想到存折里的数字能和黑胶纹路产生奇妙共振”。
针对社区老龄化特点,体院北支行与康宁大学携手,体院北支行成为康宁大学的分校区,双方未来将联合开设“乐龄学堂”提供涵盖文学、艺术、科学、棋牌等领域的课程,以及防诈金融课堂。周边很多老人都已经报名,78岁的独居老人周淑芬报名时感慨:“子女在国外总担心我一个人孤零零的,现在银行倒成了我的‘忘年交俱乐部’”。
理念蝶变:从物理距离到心灵半径
迁址200米,对周边居民而言不仅是地理坐标的变更。更是一次服务理念的飞跃!
“从存折时代到数字金融,我们始终在丈量服务与需求的距离。”宋天骄说,“从开业到现在每天都有近百位慕名而来的居民来体验非金融服务,这个变化让我们更清晰听见社区的心跳。”
在来读书吧,小朋友绘画着一个会吹泡泡的糖果银行;在智能服务区,老年人正和“小宋行长”学着使用智能柜员机办理业务;在财富洽谈区,社区商户正商量着加入银行的特惠活动,为居民带来更多实惠。
从邻里间的信任托付到三代人的金融守护,邮储银行体院北支行这位“好邻居”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深化服务理念革新,推动金融服务与社区生活深度融合。(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