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3月29日电 3月28日,天津滨海高新区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高新区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宪明出席并作主题发布,工信部信通院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张倩、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倪广健、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龙龙、脑机合盈海河海泰创投基金代表张宇涛、高新区新经济促进局局长常馨月分别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高新区党建部有关负责同志主持。中央和本市等20余家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参加。
刘宪明在发布会上介绍了高新区抢抓未来产业战略机遇,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高新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认真落实《天津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在脑机接口新赛道上持续取得新成效。全力构建“成果转化—生态构建—产业集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努力打造以脑机海河实验室为核心,以天开华苑园为依托的“中国脑机谷”,并成功获批天津市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通过高标准建设承接载体、高水平推动机制创新、高质量提升金融赋能、高规格打造产业生态,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和项目在高新区集聚发展。2025年,高新区将继续加大脑机接口产业的投入力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依托天开华苑园,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高地,打造新质生产力标杆。
张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脑机接口作为变革性技术,是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在医疗应用、工业交通、睡眠康养、消费娱乐等多领域存在广阔应用需求,市场规模未来有望突破百亿乃至千亿美元。我国具有持续推动脑机接口科技产业创新的先天条件,在市场需求、实验资源、数据资源和制造体系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作为国内脑机领域的龙头之一,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在电极、芯片、算法、装备到系统应用方面具有完整全链条国产化创新成果体系。未来3-5年内,天津等创新活跃的城市将诞生一批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
倪广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脑机海河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展脑机交互相关技术研发的团队之一,已构建起从电极、芯片、算法、装备到系统于一体的、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链条国产化创新成果体系。脑机海河实验室先后发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指令集高速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国际首个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双环路”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发布“全球首个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榜单。此外,脑机海河实验室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牵头成立京津冀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产业联盟,发起成立京津冀产业孵化共同体脑机接口产业工作组,助力形成脑机接口产业创新生态。
程龙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作为中国电子旗下脑机接口领域主要承担单位,中电云脑与天津大学、脑机海河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在脑机接口基础理论、基础器件及应用验证三大方向协调推进,已取得国产八通道24位脑电采集芯片及声电协同传感策略等阶段性成果,并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片上脑、片上眼等前沿技术,为混合智能、类脑计算及医疗康复等领域注入新动力。为推进产业成果转化与落地,中电云脑从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产业培育三个方向全面发力。围绕未来产业的重大需求,聚焦脑机接口底层核心器件、关键算法,以系列化、有市场竞争力的脑机接口产品为出口,在交通、教育、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展开应用布局。
张宇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作为国内首个面向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脑机接口产业创投基金旨在充分发挥脑机海河实验室创新优势,孵化转化前沿技术成果,推动创新和产业互动、互促、互融,支持脑机接口全产业链发展。脑机接口产业基金积极响应国家耐心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投资定位,秉承助力脑机接口行业发展和服务天津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理念,采取“着眼创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投资策略和多元化赋能的投资理念,构建“科学家+企业家+政府+投资人”的创新投资模式,发挥各方优势,撬动社会资本。在发布会上,基金同时宣布将脑机海河实验室孵化企业-天开燧世作为第一个被投项目立项。
常馨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高新区将以“七个一”工程,从产业方案、支持政策、优化布局、搭建平台、孵化体系、引育企业、打造品牌等多维度促进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质量和规模提升。
下一步,高新区将抢抓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布局培育脑机接口产业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建成北方一流科创城,不断推动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