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成为关键。新的一年,围绕社会关切将推出哪些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如何整合资源、集中发力、同向发力?近日,中央六个部委的相关负责人对今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解答。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后,市场预期有效提振,经济运行明显回升。去年出台政策的效应将持续显现,今年宏观政策还有充足空间,加上宏观调控手段和经验更加丰富,可为实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实施更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一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二是推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结合实际调整完善和动态更新;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三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着力稳外贸、稳外资。四是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积极化解一些行业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矛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五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更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公共服务优质供给,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六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继续提振资本市场,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持续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和数据等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多方面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甘小斌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后,工信部将鼓励增加创新投入、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打造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构建体系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等。具体措施包括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强化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杠杆作用,扩大“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深入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支持企业建设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实施质量和标准化工程,开展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交通运输部致力于推动全社会物流成本持续下降。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已印发,各领域实施方案同步推出,聚焦18项重点工作。下一步将全力推进专项行动,有望全年降低物流成本3000亿元。这包括着眼“优”,实施优化运输结构攻坚工程;聚焦“联”,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促进“融”,促进交通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力“新”,加快培育新型物流集成商等多方面工作。
商务部在大力提振消费方面有诸多举措。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指出,初步统计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预计今年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增长。商务部将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一方面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首批资金810亿元,支持多种产品以旧换新。另一方面扩大服务消费,开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创新举办扩消费活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包括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等。
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内卷式”竞争等现象开展整治工作。市场监管总局竞争政策协调司副司长艾则孜·艾力称,“内卷式”招商引资影响公平竞争,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对相关行为进行提醒、约谈、立案调查等处理。同时,《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明确政策措施不得包含的排除、限制竞争内容,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源头把关。信用监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周卫军表示,围绕“放得活”,将实施深化信用提升三年行动等助力经营主体信用提升;围绕“管得住”,构建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信用监管体系等。
金融监管总局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等问题采取多种办法。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副司长冯燕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各地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截至2024年12月底,各地依托工作机制已开展大量走访工作,银行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新增授信和发放贷款,平均贷款利率较低。下一步要加大对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满足无还本续贷需求,完善金融服务长效机制等。
总的看来,2025年,六个中央部委将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从不同方面精准发力,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征程上迈出坚实的步伐,随着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社会生产、企业经营、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有更加积极的变化。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