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8月3日电 8月1日,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日前,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民航基地)的空域在原有3.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再新增一块35.5平方公里的四边形空域。截至目前,天津港保税区空港、临港无人机空域使用范围实现扩增,其中空港扩大11倍以上,临港扩大8倍以上,进一步助推天津港保税区低空经济的加速起飞。
此次民航基地空域的扩增,是该基地在空管部门和天津港保税区的支持下,获取的又一航空产业服务资源,进一步满足了该基地在无人机(包括多旋翼机)的研发适航、生产制造、测试交付、飞行培训、维修保养、应用场景等领域中的业务需求,再次提升了保税区无人机低空飞行的保障条件,助力基地内涉及无人机企业的健康发展。
民航基地是由国家民航局与天津市政府合作创立的国家级民航科技产业化平台,也是天津滨海新区唯一的具有民用航空特色的专业科技企业孵化机构。目前,该基地孵化的企业中,航宇智能装备、映卓航空、零一智能、中航腾云均发展较为迅速。
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深度整合无人机产学研资源,充分利用好低空空域资源,同时不断探索搭建低空飞行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无人机产业链,提升京津冀无人机项目聚集度,为保税区无人机产业的腾飞与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今年上半年,天津港保税区共组织了81场次测试训练和7场次应用场景飞行,飞行总计360架次,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下一步,保税区将持续加大与空管部门的协调力度,建立健全协同沟通机制,充分利用好低空空域资源,紧密结合区域企业实际需求,不断优化空域、应用航线使用环境,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推动天津航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