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1月2日电 靖远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自2021年以来,天津持续加大倾斜支持力度,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000万元,创新性实施“EPC+F+O”(即设计-采购-施工+融资+运营)的共建模式,实现了园区“建成即开园、开园即满园”的共建目标,在黄土高原上竖起了“天津援建”的崭新招牌。
一、发挥协作资金撬动作用,唤醒沉睡闲置土地
(一)组建园区建设“天津团队”。靖远县政府委任天津援靖远副县长为园区管委会主任,3名援派干部和1名园区管理专技人才组成工作组,全权负责靖和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招商运营等工作。工作组采用每日视频汇报、每周现场检查、每月协调调度的“三个一”工作模式,仅用1年时间在靖远县闲置荒地上打造了靖和产业园区。
(二)引入园区建设“天津理念”。充分发挥天津园区建设运营成熟经验,委托天津城投建筑设计院专家团队对园区设计、产业定位、业态分布、运营模式、成本把控等进行了全要素的科学论证,高水平编制规划方案、谋划产业定位,规划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8栋丙类厂房,并配套建设道路、管网、绿化、环卫等附属设施,有效满足东部产业转移和县域内农产品加工、经贸物流等多种项目需求。
(三)创新园区投资“天津模式”。针对靖远县底子薄、基础差、资金缺口等“老大难”问题,工作组以东西部协作资金为杠杆,创新“EPC+F+O”的建设模式,引进湖南建工集团先期垫资承包EPC工程,委托靖远县国企通过专项债、银行贷款、经营性收入等多渠道融资运营,既不增加政府隐性债务,又通过租金、纳税增加财政收入。
二、立足园区功能定位,科学谋划产业布局
(一)产业谋划突出“靖远优势”。靖远县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农业大县,素有“陇上名邑”“陇原蔬菜之乡”之美誉。工作组立足靖远县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将园区定位为以农产品、食品、中药材和服装等“四大加工”为头部引领,辅以配套保鲜冷链仓储和创业孵化基地的新型产业园区,并对功能区域进行了科学的划分。
(二)招商引资发挥“天津优势”。工作组突出东西部协作的“招牌”引领作用,立足天津、辐射东部各省市,不断创新招商路径和招法,梳理重点招商名单,通过“报、台、网、微”等立体化推介和“中介招商”“以企招商”“关联招商”等多途径招商,吸引16家企业和社会组织与园区达成合作意向,7家企业已经投资落地,实际投资额4467万元。
(三)企业入驻体现“靖远诚意”。引入东西部协作奖补政策的同时,配套出台了涵盖企业落地、房租减免、辐射带动、孵化加速等方面的奖补政策,以及一揽子“店小二”企业服务措施和办法,采用租金逐年递减的收缴方式,企业入驻“第4年租金减免一半,第5年免收租金,项目保证金可以冲减半年租金”,既减轻了企业初期投资运营的资金压力,又确保了园区长期租赁收益。
三、聚焦靖远长远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极
(一)引导产业链条打造。引入天津昕嘉药业公司与靖和产业园结对,作为链主企业打造“药材种植—饮片加工—药食同源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在产业链上游,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引导本地中药材购销公司和供销社入驻园区,形成集聚效益;在产业链下游,以“种子+地膜+技术+保底价收购”的模式,带动当地农户、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200余户种植板蓝根等中药材2300余亩,年均增收上万元。
(二)扶持本土企业成长。坚持“引”“育”并重,不仅在引进外部优势企业上出实招,在扶持本土企业发展上也求实效。依托5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支持汇勤生物科技公司、金玉康达农业公司等本土企业在园区发展中药材种植、秸秆综合利用、设施蔬菜、津甘肉羊、水稻种植等农业板块,实现了企业当年引进、当年营收、引领园区发展的骄人成绩。
(三)培育“甘味靖品”品牌。将云端联动与传统展销紧密结合,在园区开辟农特产品展销馆和电商产业园,深化与本来生活网、猪八戒网等电商平台合作,积极推介靖远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项,收录“甘味靖品”24项,极大提升了靖远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园区酱料品牌“猴元帅”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曝光度超过500万,销售量呈现几何式攀升。(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